六要加强行业调研,并与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做好食品物流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所授权的有关部门初步认可,并正在物色有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适当的时候正式委托其起草标准的初稿,并计划2007年下半年作为行业标准(草案)颁布实施。”
建立联盟
据记者了解,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中国食品物流产业国际推进联盟”,谈到开展此项目的原因,张秘书长说:“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在行业内外已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与行业和企业对我们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整个食品物流市场及行业资源的调研不到位,至今尚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业数据,特别是企业的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明朗;二是由于自身人力财力所限,还未能对食品物流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食品供应链进行有效的整合。三是鉴于上述原因,制定食品物流行业标准的工作尚未启动,从而也就不能对行业进行更加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既是制约中国食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也是三大行业空白。这些问题,外资物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今天,形势更趋严峻。而国内食品物流业在面临外资物流业的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最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成熟的技术、设备,并设法利用其为我们的企业服务。机会都是双向的,这同时也是国外发达国家最好的商业机会,并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填补空白就是商机。”
张秘书长解释了这个大胆的设想:利用国外的先进理念、技术、设备和资金,与委员会共同搭建一个整体推进中国食品物流产业的国际平台,也就是找到能与委员会一起实现这一共同理想的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共同发起构建和运作《中国食品物流产业国际推进联盟》。即利用委员会这一由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行业组织的影响力和公信度,加上具有先进理念和资金优势的国外大型企业的经济实力,实施旨在推进产业大步健康发展的强强联合,从而实现双赢。联盟的组织形式为松散性与紧密性结合,即在委员会基础上形成的与国外企业合作建立的产业联盟;对外是两块牌子(委员会和联盟),内部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共同使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
行业剖析
最后,张秘书长对食品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转换的起步阶段,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很落后。调查显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现有主要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只有很少几家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
现在还没有准确的食品行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量的统计数字,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上还是采用自营物流即企业物流这种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物流运作水平还停留在运输车队的阶段,食品生产企业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认知程度偏低,利用社会上的物流资源降低物流环节成本的动力不足。而因此造成的食品行业物流成本过高,已经直接导致食品的终端价格趋高,进而不利于食品企业技术先进其核心竞争力。由于食品物流的高成本并没有对应着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食品物流企业也不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