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应以流程为核心,而非传统企业以财务为核心的ERP模式。通过标准化、规范化、领先的业务流程来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固化流程,减少人员能力对服务质量影响的最好方式是信息系统。
3、物流企业的需求满足或信息化建设顺序应该以客户为导向,逐步推行,而非ERP项目一次建设。无论从资金的投入,客户的风险意识、或操作人员的素质来说,长期持续的投入都将是物流信息化一大特点。
4、物流信息化服务商应该具备相应的流程梳理和咨询能力,并能在具体业务上为客户带来标杆企业优秀运营的最佳实践的能力。3PL物流企业常常不是服务一家客户,多个客户的不同要求如何在一套系统里面得到最大化的满足,这就需求软件商和企业在实施系统前,对业务和客户需求点进行梳理,并通过流程的ESIA优化(消除、简化、集成和自动化)来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
5、软件的实施过程和成本将占到较大比例,需求服务商在这方面培养自身的能力和注重投资。物流企业操作人员一般素质偏低,在软件的界面设计上,一定要结合企业信息化水平给予充分的提示和纠错机制。而培训上要改变那种理念式的培训,改为针对岗位操作的,多次小量的培训,使得企业人员快速掌握并进入新角色。
6、物流软件的服务比软件本身重要,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企业,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方式是在不断调整的,而服务的满意度也是逐步提升的。而这些问题的发现和改进是持续的,因此物流系统的固化程度是远低于制造企业的ERP的,而软件构架的开放性和持续的功能增减改进就是物流系统服务的最大价值。
笔者综合多年对物流企业咨询和对软件行业的观察,认为物流信息化如突破以上几点,就将迎来全新的局面,百万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传统企业的采购物流、分销物流,以及中国日益依赖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国际物流市场,这三大块市场的容量将超越现有的ERP市场容量,形成中国软件行业另一个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