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会展物流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我国举办的各类会展所采用的物流运作仍然采用传统的展品物流模式。传统展品物流运作模式的弊端较明显,其一是成本较高,服务水平较低。由于展览主办方没有指定物流服务商,各参展商要自己寻找物流供应商,来完成展品从参展商处至展览场馆的运输、储存、保管、装卸等作业,以及展览结束后的回运等工作。因为单一的参展商展品物流量较少,难以争取到较好的价格,单位物流成本较高,参展商也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服务。其二是信息不畅,反应滞后。由于没有建立展览主办方、参展商、展馆方、物流服务商共享的有效反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公司必须与会展组织者事先沟通,告知对方何种展品何时到达展览场馆,展览组织者再与场馆方协商确定展品进馆时间;进馆之后,参展商才能开始展台的搭建、布置、装饰等工作。因为各参展商都有自己的物流供应商,信息的流动发生在众多的物流供应商、展览主办方、场馆方之间,线路繁杂,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流通受阻现象,协调困难,导致展品在场馆外滞留或者留给参展商布置展台的时间过短等现象,以致于会展运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灵、反应滞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时有发生。
传统会展物流运作模式仍被广泛采用,凸显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不足之处,成为制约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会展组织者管理水平较低,或者受限于会展物流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众多的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会展物流服务只能达到会展运输商( ETS ,EXHIBITION TRANSPOTATION SERVER)的水平,而不具备会展物流服务商( ELS ,EXHIBITION LOGISTICS SERVER)的功能。目前我国从事会展物流的企业主要是UPS、DHL等外资公司和中远、中展运等国内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国内物流公司一般只能为这些企业提供分包服务。由此可见,中国会展物流目前状况与市场需求尚有一段距离。
会展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为我国的会展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然而,我国会展物流业的却没有相应的长足发展,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行业规范和有关政策等制约因素外,我国会展物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会展组织者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整体规划。
中国各地区在发展会展业及会展物流时,会展组织者缺乏现代会展业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水平,政企不分,搞地方保护主义。有不少地方政府,一年要举办数次名目各异的“盛会”、 “节日”,甚至只允许本地物流企业参与会展业务的竞标,使会展市场因缺乏竞争而少有活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搬家公司为客户提供初级的、低水平的运输、搬运业务,而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却因为地方保护而不能参与竞争,阻碍了我国会展物流企业的成熟壮大。
2. 缺乏有实力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有效供给不足。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的物流企业还未完成向现代服务型的物流供应商转变,能为参展商提供的仅是一些最基本的运输、仓储业务,能开展会展物流业务的专业公司却较少。一方面参展商对专业会展物流服务需求强劲;另一方面,虽然会展物流利润较高,但有能力承担会展物流服务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我国几乎没有专门从事会展业务的物流服务商,行业内若干有名气的物流企业也仅是将会展物流服务业务作为自己服务的内容之一,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会展业的要求。
3. 物流服务(供应)商专业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欠佳。
会展主办方在国内很难能挑选一家能满足要求的,有经验的,可以提供全程服务的会展物流专业公司。这一方面是因为会展业务涉及到商务、法律、贸易、营销、管理等诸多专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物流方案并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是因为会展业务几乎囊括了运输、保管、保险等所有的物流环节,不同业务之间时间上缺乏连贯,将其作为主营业务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上述因素致使国内的物流企业在开展会展物流业务方面顾虑重重,造成了我国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供应商较少,会展物流业务开展不畅。
4. 专业人才不足,服务理念落后。
会展物流是一新兴的高端物流行业,而目前国内专业人才不足,符合参展商要求的会展物流经理人更是凤毛麟角。一个完整的会展物流方案是运输、保管、保险、商贸、广告的集合,这就要求会展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广博的商贸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除了掌握一般物流知识,具有一般物流技术与管理技能外,还必须对会展业有所了解。对于会展物流服务需要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多方位、多形式的培养,才能造就高水平的专业会展物流人才,给会展商提供更高水准的全程物流服务。而人才的缺乏,将长期制约中国会展物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