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是发展沿海经济的关键
2007-01-15 12:46
南北贯通的枢纽作用。
现代物流产业的大发展,不只为我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创造了新的利润源泉,更重要的是要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是我省发挥临海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也应该认识到,我省物流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薄弱环节,制约发展的因素也有待进一步排除。省物流协会会长鲁泽说,一些地方在认识上没有把发展物流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和重视,并普遍存在对物流认识简单化的现象,认为物流就是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简单堆砌。在物流业发展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发展思路和规划,部门、企业各自为政,造成了物流资源和资金的浪费。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发展。比如秦皇岛、京唐、曹妃甸、黄骅四大港区资源存在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对接不顺等问题。同时,部门、行业和地方的本位主义也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
按照物流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物流经济也将成倍增长。物流经济腾飞的背后,需要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作支撑。只有源源不断地固定货源,物流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临海型工业,在使我省沿海工业发展后劲增强的同时,也会使物流产业的聚集效应不断增强,从而带来关联产业的大发展。对于沿海三市而言,港口建设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支撑,物流产业则是“大服务”。
在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按照“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围绕重大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生产基地规划新建一批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促进产业集聚。
服务主导产业,主动融合京津。现代物流业要为钢铁、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建筑、食品、纺织、信息技术、旅游等其他主导产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其加速壮大,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区域产业格局的主骨架,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向京津巨大的物流需求和最直接的消费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实现互补共赢。
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畅通血脉,和着渤海的涛声,我省现代物流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省物流产业领导小组有关领导为我们描绘了壮美的蓝图,到2010年,我省将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成为全省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