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货运起于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最早的行业,从曾经的车轮一转黄金万两,到2017年到达转折点,货量骤减、浪潮退却。
随着竞争的残酷化,整个公路运输领域增长乏力。于是开始在车货匹配、平台化、联盟,新零售领域不断尝试突破。那么要找到今日公路货运持续成长的动力引擎,就必须回顾一下近十年的货运历史。
公路货运行业回顾
公路货运的历史可以浓缩为民营企业成长的历史。首先是佳木斯的华宇、佳吉开场了中国公路的序幕,跟随着庐陵帮的四通一达搭上了电商的顺风车,最后是安能、卡行、天地汇等新锐军团,公路专线阵营快速的成长并发展壮大,到2015年到达顶峰。
01. 车货匹配APP硕果仅存
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公路货运行业进入了井喷期,高速扩张的速度, 攀升至2014年诞生了喧嚣的“车货匹配平台”,百余家的APP在市场上竞相绽放,到达相对高点,然后随着资本的左右合并成满帮。
这样的集中爆发、一段时间内,导致我们很单纯的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物流匹配率低,整体物流业成长的瓶颈。
2. 物流联盟与平台的纵横捭阖
从2013年的中中物流联盟、2014年的好友汇,2015年壹米滴答,德坤,2017年路歌联盟,到2018年聚盟,传化智联,多多大货网,三志,飞腾、 运派..........小专线联盟同样比比皆是。
从共享物流大通道概念,诞生了卡行天下和聚盟,从链接物流园区入手到出现了天地汇,从单元化甩挂延伸入手出现了商桥,从强强联合各地区小霸王成立壹米滴答,从新能源车辆角度入手的是驹马,及直接“简单粗暴”的用前期战略亏损来切入出现了百世和安能。
当然还有尚未明朗的展现模式的传化联盟,佳施大通道、河南飞腾、靠谱网、龙邦多多、正广通……
联盟与平台都会造势,铺天盖地的宣介会、不停歇的灌输抱团取暖的思想,联盟平台都想壮大自身,机遇期、窗口期、聚集效应、平台赋能、数据管理......这些词汇是统计概率最高的词汇,用两个词来概括:威逼+利诱。
当第一个联盟在你身边成立后、用铺天盖地的宣介拨动着你的敏感的神经,随之你被推入了焦躁不安中,然后身不由己同周边的伙伴来组织新联盟,圈入更小的专线,联盟这个词在2018年如雨后春笋,逢人不提就觉得你已落伍 。
3. 新零售-未来之眼
新零售这场革命已然到来,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必经之路;也有人认为,零售没有新旧之分,所谓的新零售实验做的还是百货商超做的事儿,只是业态变了,工具变了。
半年过去,刚刚抬头“新零售之争”似乎也愈演愈烈了,京东、腾讯、苏宁、永辉、阿里......都已经加入了新零售的战团;新零售对应的是“新物流”,在战团里登场的是安鲜达、京东达达、和数不清的城配企业,点燃的是对于城配冷链的重资产投资的热潮;
顺丰诞生了新夏辉、阿里诞生了驯鹿冷链、京东生鲜加紧布局,还有传统的唯捷城配、荣庆冷链……
今天新零售发动者,是拉着物流企业升级换代,但对于商流高速控制力的物流企业,很可能掉链子,因为从菜鸟控制订单入口,从而控制快递业, 京东也不能开放电商入口,新零售的核心在于对于商流的控制能力,物流企业跟进需谨慎。
心动的专线
2018年,受到内需乏力、制造业低迷的影响,高速成长的公路行业挂了一个空挡,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使得大家不约而同的寻找出路。
但专线人很“聪明“,最初想到的就是要找到“门路”,最快最省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喜欢走捷径,喜欢投机取巧,不喜欢按部就班。所以寄希望与借助“金手指”来改变现状,于是联盟、系统、整合,联盟概念盛行。
(公路货运金字塔)
在公路运输领域,利润由这个金字塔构成,形成了公路运输领域区别于其他国家独特的运营结构。
整个公路金字塔以垄断权力:路政、高速、交管、能源等国家机构,从高速建设、燃油中取得了丰厚利润,而公路货运行业整体竞争已处于过度竞争阶段,随着快递业携资本转战公路零担,大家明显感觉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寻找第二曲线
引擎
伴随着GDP8-9%的增长、公路领域也经历了新千年到2017年的高速度,从2107年经济进入新常态,那么现阶段和未来公路运输领域应在哪个方向发力,找到"S"曲线转折点成为现阶段的首要目标;
关键点
那么2018年,需求疲软,货量下滑,此时的公路货运继续找到持续可增长之路,所以联盟盛行、模式辈出,就是对于增长路径的一种探索。
公路运输业高速成长到现在,涨潮的水已经退却,谁粗枝大叶,谁不思进取,谁掩耳盗铃,谁火中取栗,将会在未来由时间来证明。
公路运输是服务业,是伴随着商流的发展而被动的变化,所以提升增长的办法要追根溯源,掌控订单是关键点。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经济基础行业,整体提升降本增效,运营环境的升级换代是关键点。
订单与货源入口
1. 介入商流
通过控制订单流量入口来获得运单,从而达到持续增长的目标,菜鸟通过电商订单整合了快递业、京东通过订单入口迅速成长收购达达、生鲜势头直逼顺丰。
通过收购、协议、入股、契约的形式,介入商流,获得物流订单是货源持续增长的保证;顺丰嘿客、日日顺、安得智联的模式都是获得增长流量的保证;如安得通过美的整合经销商库存,达到与区域美的RDC库存的共享,从而整合区域经销商的配送订单,达到降库存、增订单的双重保证,但这需要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
未来的上游渠道零售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货运如果继续坐以待毙地等待货源,迟早会“断粮”。
2. 控制库存
通过控制库存的来控制订单入口,并有效调度,获得持续增长。
日日顺、安得智联已涉足海尔、美的之外的产品,并取得不菲的成绩,通过以客户为导向的T+3产销模式,获得持续增长,目前安得控制了500M2.的仓库,111个物流中心,8.6万辆可调用车辆。
京东在各地布点的“亚洲一号”就是对于库存控制的最好阐述;还有百世供应链在鞋服行业的客制云仓,百世店家的会员店规模与增速都远超通达系与顺丰。城配类仓配一体化就没有专线身影,就是因为专线从未想过去控制库存。
控制库存可避免消费下滑而导致的行业货量下滑;不谋求垂直领域的领先,而追求一种生态化、综合型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市场,目的就是控制仓储从而把握订单入口,从而达到持续增长。
3. 消费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