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汉森供应链联盟在广州举办第五届中国城市配送发展峰会,来自驹马集团、云集微店、唯品会、盒马、跨越速运、罗宾逊等企业的参会嘉宾展开思维碰撞。
发网副总裁陈婵、传栈供应链创始人兼CEO祖洪奎、远洋资本高级投资总监王瑞、熊猫新能源CEO刘忻、福田奥铃琼粤大区负责人张平、京东物流华南分公司物流开放部总经理李文环、家有购物物流总监赵晓何、广州益海嘉里物流总经理郭文化、淮杰集团物流总监贵鹏远、CANDY集团金羚电器物流总监李德林、汉森供应链集团董事长黄刚、汉森商学院执行院长陈鹤天等嘉宾从本质、模式、资本、案例、变迁、机遇、趋势等各个角度对城市配送做出分析解读。
在本次峰会上,熊猫新能源CEO刘忻以《当新能源物流车遇到城市配送》为主题做分享,回顾过去几年的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刘忻将新能源物流车总结为三个“不一定”:不一定能省钱、不一定好体验、不一定有路权。不过刘忻坚信所有的“不一定”都在进步的路上,他预测新能源物流车的三个“一定会”:一定会智能化、一定会资本化、一定会自动化。不过,所有的“一定会”都需要耐心与坚持。
刘忻提出:在现阶段,当新能源物流车遇到城市配送,要充分发挥生产工具进步带给业务操作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
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是熊猫新能源的刘忻。我今天的发言不代表我的公司,只是我作为行业从业人员的一些思考。今天可能会提到一些问题,也不针对任何一个企业,只是大家交流探讨。这是我今天发言的前提。
一、一片繁荣与一地鸡毛
这是我第三次来参加这个会议,我去年没有来。坦率地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对于这个行业的心态是比较焦灼的。回顾一下过去大概三年左右的电动物流车的市场,我想用两句话来评价:一个是一片繁荣,另外一个是一地鸡毛。
一片繁荣是说在过去三、四年里面,中国电动车,包括电动物流车的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 2017年整个一年电动物流车的产销量大概在15万台,虽说跟整个燃油物流车比还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但是过去几年每年的增速都很快。
但我们也非常严峻地看到,真正在路上能够跑起来的物流车还有限,有很多车都停在了停车场里面,即使是已经上路的物流车也有不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导致了车辆的停运。
今天我们先看一张图,关于技术成熟度曲线。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新的技术从出生、到应用,分成五个阶段,萌芽,然后迅速的过热,接下来会滑落到一个低谷,然后再慢慢攀升,最后发展到成熟。我们把新能源车类比做一个技术,可能我们现在处在过热到谷底的阶段,这个图不一定特别合适,但是我们说的是这个趋势。
有这个行业的资深的前辈给我讲历史,在2006年的时候,中国研究新能源车的人坐在一块吃饭,两桌就坐下了。我进入这个行业在2016年,那个时候,两个大厅也坐不下。说明什么?说明了确实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这个行业遇到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车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我们看到任何一项技术达到过热的顶端的时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无效的投入进入到这个领域,所以就会开始有负面报道,就会有企业的下滑、甚至是倒闭,离场。
我们今天在新能源物流车行业里面,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企业,我们不去在这里探讨是什么原因,每个企业的兴衰有自己的背景,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这个行业离成熟很有很长的时间。
二、三个“不一定”与三个“一定会”
所以今天黄刚跟我说谈谈现在的新能源物流车,我主要讲两件事情,第一,我想三个“不一定”,第二个我讲一下三个“一定会”。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新能源物流车,是指城市配送场景下的新能源物流车。有哪三个不一定?
第一个“不一定”是不一定省钱。
我相信各位在听到新能源物流车介绍的时候,最开始都会听到关于“省钱”概念。但真的省吗?
今天市场上的物流车是有国家补贴的,但是补贴没有了怎么办?当补贴完全退坡以后,这个车还能够卖的便宜吗?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要想究竟是我们卖贵了呢,还是我们在整个技术路线上要做一些调整呢?还是我们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省钱的问题呢?至少说单纯从车辆的购置价格来讲是不应该省钱的。
第二,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用电的肯定比烧油的省钱,那要看电费有多贵。我们每一户人家自己家里的用电,特别是晚上的谷电是不贵,但是想想开货车的司机,哪怕是开面包车,我们在城市里面能不能用上便宜的电是不一定的。我们的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所收的费用理论上要加上电费,本身的基础设施摊销、折旧和充电服务,这个钱跟燃油车烧油比是不是节约了?真的在不同的场景是不一样的,不能想当然认为用电就一定便宜。
第三,有一个观点认为,电动车维修保养省钱。这句话我觉得说对了一半,如果我们今天的电动物流车是一个成熟的产品,那么它理论上的维修保养成本比燃油车低。但是我刚才说了,我们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这个车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我们今天作为车辆的研发、生产,以及零部件制造的单位都没有遇到的,我们都在面对一个新的事物,所以在过去几年会出现你的电动物流车坏了,送到修理厂未必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修好,也不知道花多少钱可以修好。
所以省钱是我说的第一个不一定。
第二个“不一定”是不一定有好的体验。
首先,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你这车究竟可以跑多远,能跑100公里、200公里、还是300公里,理论上我们买一台燃油物流车我们不太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买一个电动物流车司机真的很关心。我们希望它跑的越远越好,但是跑的远需要多装电池,多装电池意味着车的成本上升,所以怎么样找到一个平衡,需要取决于你应用的场景究竟是需要跑多少公里。我们也不能简单说就应该多装,让一个城市物流车跑500公里这个是有待商榷的。
第二是没有电的时候去哪里充电。我们现在大多数电动物流车需要快充,快充意味着要找到专业的充电设施,是不是能够在你想充的时候就可以找到?找到了以后充电桩是否可用,要不要排队,你还能在预期的时间之内充满,这些问题至少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