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自动驾驶发展之路

2022-04-08 16:45

  微信图片_20220406100113.png

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科技物语

  编辑 | 科技物语

  图片来源 | 网络

  汽车从诞生到今天,已走过150年的历程。进入二十一世纪,自动驾驶,这一令人向往的革命性技术被人们常常提起,并被先知先觉者所践行,然而,直到今天,效果还不理想,完全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很远。

  在我国,包括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等各路势力竞逐自动驾驶赛场,然而在商业落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其发展路线来说,分步落地是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的切实之路,在此谈几点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方向没有变

  有人说,自动驾驶,是一个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现象,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没有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策没有变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五部门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所谓沙盒监管(sandbox),指先要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专家指出,“沙盒监管”将利好国内企业在汽车自动驾驶的尝试。

微信图片_20220406100431.jpg

  我国发改委等十一部委早在2020年便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1年,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向部分企业颁发国内首批自动驾驶车辆收费通知书。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为自动驾驶汽车的规模化商用奠定法律基础。

  国内如此,国外也不例外,欧盟计划2030年步入完全自动驾驶社会。德国已经通过法案,将于2022年起允许L4级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出现在公共道路。

  2、资本没有变

  资本对自动驾驶的热情,虽然有所波折,但总体是积极的态度,有钱好办事,2021年截止到第三季度,自动驾驶项目投融资事件已达到69次,总投融资金额达629亿元,热度在整个汽车出行领域最高。

微信图片_20220406100754.jpg

  更令人欣慰的是产业资本对自动驾驶的浓厚兴趣,产业资本入场相比创投资本对自动驾驶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国产汽车龙头如吉利、长安、上汽、长城等多在2018年前后开始发力自动驾驶,在今天,几乎每一家强势车企都已经决定自研自动驾驶系统。除了特斯拉之外,还包括大众、丰田、福特、通用、小鹏、理想、蔚来、百度等绝大多数“车企”。

  产业资本不仅亲自下场,还对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进行投资。在当前融资中,车企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Pony.ai获“共和国之子”一汽的战略投资;中国最大客车企业宇通汽车向文远投入了2亿美元。

  产业资本的加入,不仅有老牌车企,更有跨界企业。如做无人机的大疆创新,正式官宣进军自动驾驶;近日,大众汽车和华为在自动驾驶上跨界牵手的消息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小米也加入其中。智加的近期融资中,领投方包括万向汽车技术风险投资——万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406100623.jpg

  总之,产业资本无论是亲自下场,还是领投自动驾驶公司,都是行业里的好消息,不仅弥补了创投资本的不足,更有丰富的场景与长远的打算。

  3、需求没有变

  人们依然追逐自动驾驶的初衷,缓解交通拥堵、停车难等老大难问题,让人类从枯燥的驾驶中解放出来。如果自动驾驶真的可以实现,对于交通状况和驾驶安全性会有很大改善和帮助。

微信图片_20220406101819.png

  自动驾驶让人们近距离体验智慧生活,并在日常出行中,体验到便捷高效的科技魅力。站在产业的角度,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与商业化落地,汽车产业链原有的价值分配格局将被颠覆,汽车将不再是从属于人的驾驶工具,而是成为自主导航的运输类机器人。

  有需求就有市场,自动驾驶的万亿级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二、分步更实际

  自动驾驶技术不是从0到1的质变,而是一个渐变迭代的过程,各大车企对外称实现了L3级别的量产,且正在努力实现L4级别量产的落地,然而其实际情况是夸张的成分居多。

  对于自动驾驶,人们最熟悉的莫过特斯拉,但是特斯拉其实也只是L2级别(或者说高级L2)的自动驾驶系统。不错,自动驾驶在个别地区,个别线路正式投入使用,百度自动驾驶巴士在重庆永川正式投用,但成熟的,大面积的应用离我们还很远。

微信图片_20220406101552.jp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