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快言慢说
编辑 |快言慢说
图片来源 | 网络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人们心目中,社区团购是不是走到这一地步了呢?
曾经,社区团购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今天,社区团购潮水退出,留下了一地鸡毛,不论是老三团,还是新三团,以及其它玩家,都在缩减甚至关停其业务,社区团购真的没有前途了吗?在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高光时期的背后逻辑
社区团购,曾经被追捧为风口,如今被看做是泡沫。社区团购走红既是偶然所致,又是必然所向。无论如何,曾经经历过高光时期,其背后自然有其逻辑性。
兴起于2013年的社区团购,在2020年进入它的高光时期。倍受资本追捧,短短一年时间,社区团购赛道融资达500亿元的资金体量,知名VC——红杉资本、IDG资本、GGV纪源资本、真格基金等,都没缺席。
不仅如此,互联网巨头也都加入到投资大军中,阿里先后参与十荟团的四轮融资,而兴盛优选,则获得腾讯多次下注。就是这样,网络巨头们还嫌不过瘾,2020年下半年网络巨头相继亲自入场。
6月,滴滴推出橙心优选;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8月,拼多多的多多买菜上线;9月,阿里成立盒马优选事业部;11月份,京东成立京东优选,随后,京喜拼拼加入角逐。
带着最强大的团队和最多的钱,巨头们志在必得。京东刘强东亲自下场挂帅;滴滴创始人程宣布:橙心优选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第一名;美团的王兴则强调,美团优选是最重点的投资领域。
成绩似乎也骄人:美团优选3个月内进入20个省份;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半年扩张近300城;橙心优选开城速度翻倍增长。
《人民日报》发文: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其实,互联网巨头看到的不是白菜,水果,而是其背后庞大的潜在用户以及海量的消费需求数据。
社区团购具有高频+刚需的属性,对于巨头而言,社区团购会成为他们布局社区生态其中的一枚重要棋子,或者说是高频流量窗口,打入下沉市场的利器。
通过这块高频、刚需、下沉的业务,为主营业务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才是巨头们更关心的问题。社区团购能够透过社交网络私域流量,通过开辟新的消费场景,从地域和人群两个维度迅速导入大批新用户,增加流量。
社区团购吸引来的大部分是新用户,尤其是靠鸡蛋、酱油补贴来的大爷大妈们,都是过去他们未曾触达的人群,高频刚需的流量,为原本业务带来拉新和转化。
并且,买菜是社区团购的一小部分。社区团购的表象是菜市场,但这只是表象,其背后是社区电商,美团有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两个不同的APP就是明证,从生鲜和食品这两个大SKU品类先下手,完全是因为其高频。
另外,每一个巨头进入社区团购,除了流量的渴望,还有自己的小算盘:美团优选为美团提供进军实体电商业务和消费零售行业的机会;多多卖菜受益于拼多多固有的团购模式,发展社区团购成为电商本地化的必然结果,二三四线城市才是拼多多的流量池,如果不做社区团购,它将丧失下沉市场的优势。因此,社区团购是各路资本“必争之地”。
二、潮水退去后的坚守者
社区团购经历过风光无限后,其光芒逐渐黯淡下来。2021下半年,赛道开始急转向下,与过去相比,已是冰火两重天。从赛道内部来看,裁员、撤城、关停、破产的消息接连传来。
2021年7月,老三团之一的同程生活正式宣告破产,其实,在社区团购赛道上,同程生活并不是第一家宣布破产的企业,但因其知名度较高,它的破产被媒体称为“社区团购破产第一案”。
号称有阿里资本加持的十荟团,去年8月开启了大规模的“关城”行动,近日有媒体报道,十荟团全国城市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进入善后阶段。
资本雄厚的互联网巨头也有撑不住的,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2021年9月中旬进行全国分批次收缩,最后全线关停。盒马邻里从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四座城市撤退;京东旗下的京喜拼拼也开始撤城裁员;坚守的美团优选,在3月的财报会议上宣布,未来在包括社区团购的新业务上将更谨慎投入。
进入2021年下半年,社区团购遭遇了集体性危机和瓶颈,资本也进入了寒冬,资本起到了太多的杠杆效应,放大了热情也加大了悲观。
社区团购,这个曾被估值千亿的诱人市场为什么失去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