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物流金融的水有多深?

2022-05-18 13:40

  微信图片_20220506103932.jpg

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快言慢说

  编辑 |快言慢说

  图片来源 | 网络

  物流金融,准确地说,就是一种物流增值服务,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应用,助力企业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有效组合,加速物流和资金流的高速运转。

  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专业服务于物流行业的金融机构,也有一批物流头部企业,基于自己的业务开展金融物流服务,本文就后者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事情的由来

  我国快递物流业虽然已形成数个头部企业的竞争态势,但大多是加盟制,是以平台聚合众多小微物流企业的模式来运行,对于公路货运来说,如满邦,福佑,其下的小微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更多。

微信图片_20220506104158.jpg

  从运输角度说,行业特点是运输大市场、运力小企业,公路物流作为中国物流的主力军,承载了77.5%的货运量,但前20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到2%。

  物流行业碎片化、网络化的特点造成了绝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物流企业的占比已超过90%,这是我国物流业主要生态。

  这样的市场特点使得银行机构面对物流金融市场想跃跃欲试,但是同时也困难重重,前几年一个数据,我国物流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保守估计在3万亿元以上,但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

  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众多小微物流企业对融资的渴求与银行贷款不易的矛盾。

  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运营周期和结算周期的滞后性,支付现金和接受应收账款之间存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差,通常会出现短期资金流紧张的状况,现金流容易发生断裂,需要融资,而传统金融机构过分地依赖于金融信用来决策授信,加剧了物流经营者的融资难度。

  另一方面,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外部的金融资源,但物流行业以轻资产模式为主,金融信用由于种种原因是相对较弱的。

  小微物流企业规模小,金融需求却最强烈,同时又是金融供给最为不足的群体,由于财务不规范,主体信用弱,是一个融资难,融资贵的群体,这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快递物流发展的天花板。

  因此,物流金融应运而生,这是金融界与物流界的有机结合。物流头部企布局物流金融,在银行与小微物流企业间搭起桥梁,以最大限度破局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流金融是个媒介,或者是中间层级,银行通过物流金融机构来帮助自己获客,寻找到更多的合规客户。物流快递企业成立的物流金融,更了解物流,获客成本更低。

微信图片_20220506105155.jpg

  本质上,物流金融企业其实是作为担保方向银行借贷的,是要承担所有风险的,同时,作为中间商,也是要赚钱的,利息差与服务费是其收入。另外,金融业务也为物流企业起到导流的作用。

  总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一种常态,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性行业之一,拓展其融资渠道势在必行。物流小微企业金融已经是我国金融行业创新的前沿阵地,物流头部企业布局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型融资模式,不但及时,而且发展前景广阔。

  二、数据的信用

  金融背后都蕴藏着风险,物流金融也不例外,比如内控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及市场风险等,怎么办?靠信息,靠数据。

微信图片_20220506104950.png

  互联网的本质是数据的触达与交互,数据的沉淀是互联网发展的天然结晶,通过物流数字化方式去改变物流金融存在的痛点,去解决中小微物流企业的信用问题,是一条重要途径。

  物流是有服务能力的,服务也是资产,可以抵押,但服务看不到摸不着,需要用数据把其展现出来。通过数据掌握订单全周期,依靠物流的轨迹、订单、支付情况等确认真实性,通过用油量、运行轨迹等数据评估信用。

  掌握信息流、物流、消费者数据的物流公司甚至比电商行业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卖家和买家,反映的是最真实的交易信息。他们的大数据风控模型得到验证,能为这个缺少金融服务的行业带来颠覆性的金融创新产品。

  在同一个数据体系之下,物流、数据、金融这三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被清晰全面地诠释出来,数据金融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加强金融机构对物流的信任,数据信用,或者说是数据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推进。

  平台模式带动行业发展的数据化,可视化和标准化,在这个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要素信息与关键数据,数据的发展积累有助于解决金融机构对于物流行业和借款物流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根据历史数据,精准、智能地核定企业额度与账期,并进行贷后跟踪,账款闭环管理,形成一个针对小微物流企业的物流行业征信体系,这就是数据资产的价值化。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