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万亿市场,一场巨头们的马拉松

2022-05-19 15:39

 

  美团、阿里、京东、顺丰等电商物流巨头,都先后进入了即时零售这条赛道。

  即时零售,在线上下单购买生活所需,生鲜、家居、数码等各类商品,只需要一个小时内,就可以送上家门。

  这相当于一个线上的百货超市,足不出户,就能像点外卖一样,购买任何商品,并且迅速送到。

  现在,这个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而配送,则交给了同城物流。同城物流的市场潜力,也达到了万亿,作为即时零售中的关键一环,两者相辅相成,难分难舍。

  同城为王,已经成为当下物流行业中的一大共识,同时,即时零售在电商行业,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然而,这个万亿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能把握住的。

  抱上京东大腿,达达仍喜忧参半

  美团有闪购,顺丰控股推出顺丰同城,而阿里有饿了么和蜂鸟,京东则将同城物流和即时零售的希望,寄托在了达达集团身上。

  5月17日,达达集团发布了截至3月31日,2022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财报显示,达达集团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20.25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4%,净亏损为6.04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7.10亿元,相比起来亏损有所收窄。

  达达集团的营收,主要由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部分组成。

  其中,达达快送第一季度营收6亿元,去年同期营收9亿,有所下滑;而京东到家今年第一季度营收14亿,同比增长80%。

  很明显,达达集团第一季度的营收,由京东到家撑起。

  在过去的一年里,京东到家的GMV为491亿元,同比增长74%,平台活跃消费者6790万。

微信图片_20220519154122.png

  京东到家的营收大幅增长,和营销投入、疫情囤货息息相关。

  达达方面还透露,在4月份,对3C、家电品类的需求,将迎来一个高潮。在415大促期间,与京东主站同步展开购物节,生鲜、快消等品类的日均GMV,均超过去年双11的水平,而3C、家电等多个品类,也实现了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长水平。

  很显然,达达集团的营收增长,离不开京东的大力扶持,在达达的年报里,不仅肯定了这一点,还明确提出要“深化京东合作”“共同探索即时零售领域的巨大潜力”。

  达达与京东的绑定不断加深,今年2月,京东将以5.46亿美元现金和战略资源投入的总交易对价,完成对达达集团的股票认购,增持完成后,京东将持有达达约52%的股份,并实现财务并表。

  这次增持,达达进一步获得了京东的支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业绩压力。

  虽然很早就抱上了京东的大腿,但达达集团一直喜忧参半。近两年来达达集团的营收一直在增长,但亏损也总是高居不下,2020年净亏损17.05亿元,2021年净亏损24.71亿元。

  现在,2022财年第一季度,亏损同比收窄,算是一个好的变化,而达达要进一步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京东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万亿市场,如何盈利仍是难题

  盈利,不仅是达达集团在烦恼的问题,即时零售和同城配送的其他玩家,也同样水深火热。

  美团旗下的新零售业务,包括美团闪购、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这些都是“最后一公里”的生意,受到美团的看好和大力投入。其中,美团闪购就是即时零售业务。

  然而,新业务在营收增长的同时,也在持续烧钱。3月美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新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84.4%,经营亏损则由2020年的109亿元扩大到384亿元,同比扩大252%。

  在2021年,美团闪购年交易用户达到2.3亿,总交易额达到了外卖的12%,12月日订单最高峰值超过630万,王兴在财报会议上提到:“美团闪购的订单规模将达到1000万,当我们实现规模化,就会盈利。”

微信图片_20220519154117.jpg

  王兴的这番话,反映出当下的美团闪购,盈利还不到时机。

  作为“第三方即时配送第一股”的顺丰同城,也一直处在亏损当中,3月给出的年报显示,顺丰同城的2021年净亏损8.9亿,相比于2020年亏损7.58亿,亏损在进一步扩大。

  顺丰同城和达达、美团不同,没有核心的客户来源,达达有京东系客户,美团、饿了么背靠餐饮用户,所以在亏损的同时,顺丰同城还面临着流量焦虑。

  亏损,是这个行业一众玩家面临的共同课题,虽然现在同城配送的需求旺盛,巨头之间竞争激烈,但这个赛道从诞生开始,就面临着成本和规模两大难题,阻碍着平台盈利。

  先是成本,主要体现在运力上。

  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保证履约,需要大量的骑手,这一部分成本很难节省,在订单增加的情况下,还会上升。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