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清华教授柳冠中到海尔调研,问张瑞敏,“再过30年50年,海尔还做冰箱、洗衣机、空调吗?”当时海尔的销售点已经遍布全球,张瑞敏的回答是:现在最大的苦恼,是拿不出颠覆性的产品。
回顾家电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政策引导下,国内家电行业掀起了产业规模化的浪潮,广东顺德一带复刻原有的电风扇模式,推进家电的全品类布局,厂商数量一度超过200家。
一直以来,大而不强是国产制造业的沉疴,核心技术与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新老三大件的迭代,冰箱、空调、吸尘器、电熨斗接连出现,从黑白电视到液晶面板,从波轮洗衣机到滚筒洗衣机,从单门冰箱到多开门冰箱,看似产品形态在不断进化,各大家电巨头的产业布局如火如荼,但受限于传统家电行业的技术门槛低和同质化问题,市场一直在产能过剩、内需不振的状态徘徊。
价格战是过去家电巨头用来加速洗牌的法宝,连“从不打价格战”的格力,也陆续举行了百亿让利的活动。以冰箱为例,据中怡康数据显示,排在20名后的中小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彩电业的国产五虎已经占据市场80%左右的份额。而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的一份数据,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品牌个数,已经从几百个锐减到目前的十几个甚至个位数,春兰、金星、华宝、容声等品牌渐渐销声匿迹,存活率10%不到。
多年以来,家电企业之间摩擦不断,巨头发起的价格战仍旧硝烟弥漫,企业之间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摩擦纠纷,渠道市场的争夺也日渐白热化。不过,现在竞争的形势变了,家电玩家们从过去的低成本、同质化肉搏,转向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的竞争。
2019年,海尔正式改名海尔智家,此前各产品事业部也曾推出自己的高端系列,如帝博冰箱、雷诺斯洗衣机;而与当年本田推出讴歌、日产发布英菲尼迪为了对抗丰田的雷克萨斯如出一辙,美的打造出COLMO应对海尔2006年就孵化的高端品牌卡萨帝;另一边,海信、TCL、创维、康佳、云米等玩家都在布局高端新品牌,董明珠扬言格力的高端制造要占到全球20%的份额。
随着铜铝铁等材料成本屡创新高,房地产收紧,即使是家电三巨头也无法置身事外,什么是家电制造业逃离增长苦海的一味良药,我们尚且不得而知。
01 改革是革自己的命
“格力确实在这30年来被空调‘绑架’了。”今年5月,董明珠在格力电器业绩说明会上谈到,公司原本预期2021年净利润增长10%,但最终结果不尽如意,她呼吁股东不要老讲格力空调,多关注全系列的格力电器,即使格力至少70%的收入都是依赖空调业务。可以说,在成长为空调一哥的路上,“好空调,格力造”这句广告词功不可没,但随着空调市场的整体遇冷,不论是产品还是渠道,就像董明珠所说的,改革是革自己的命,但后者的确成了最要紧的事。
事实上,自2018年空调市场惨淡收场,之后就延续了颓势,据奥维数据,2021年国内空调行业零售额1527亿元,同比下降1.2%,零售量同比下降8.7%。头部竞争日益胶着,2016年格力的内销份额是美的2.4倍,后者通过渠道和效率改革,到去年已缩减至1.1倍,份额差距也相应收缩。
在电商渠道崛起而龙头对线上较为保守的背景下,华凌、米家等互联网品牌主打高性价比,把电商作为核心的销售渠道,拉动份额提升,后者产品大部分不需要研发,也不用投资办厂制造,联合国内厂家分工合作的做法,由国产厂家生产,成本低,售价也低。除此以外,老牌企业也在加紧变革,以美的为例,其内销出货占比已由2016年的18%升至去年的33%,而同期格力的市场份额从43%下降至37%,前者增长的直接原因在于渠道的扁平化改制。
2015年起,美的空调起步线上,2019年空调的线上销售量占比约35%,KA占比约20%,线下经销渠道占比约40%。由于线上和KA渠道直接对接总部,天然避免了多级经销商层层流转造成的低效和浪费。加上物流方面统仓统配,美云智数提高了定价销售及库存的全流程信息化服务,一整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拉大了和格力之间的价格差:在基准假设下,变革前后两者的价格差由270元扩大至接近500元。
据家电网统计,美的、海尔、格力的线上空调销售单台均价分别是2877元,3160元和3499元;线下分别是3462元,3965元和4147元。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美的最低,海尔居中,格力最高,平均下来美的家用机要比格力低上20%左右。
考虑到空调销售具有淡旺季的周期性,以及原材料,钢铜铝这类大宗商品本身存在的价格周期性。一直以来,格力通过转让股份的形式,将销售公司,代理商,经销商三级渠道体系完全捆绑,在家电快速增长时采用”淡季返利“模式,大规模制造,渠道压货,抹平空调销售的季节周期性。
另一边美的采用的是”网批模式”,把中间的代理商全部取消,推出多批次小量的柔性生产方式,随着空调从增量的“刚需”市场进入存量的“改善”市场,空调的季节周期性逐渐减弱,低库存模式的优势开始展现。
2020年中财务报告出来后,美的空调业务收入首次超过格力,次年年财报显示,美的空调业务营业收入比格力空调产品收入超100亿。拉低成本,价格下降,使得美的市场份额上升,但不可忽视的是,对于家电这样一个存量市场来说,以上操作的本质仍然是价格内卷,而不断的内耗将削弱实际盈利的能力。
2021年主要白电品牌营收及净利表现
图源由新眸绘制
时间线再放大,这种矛盾则更加明显。2019年-2021年,美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从19.68%下滑至4.96%,落后于营收增速;毛利率连续下滑到22.48%,低于2019年30.55%的水平。2021年年初,集团总市值一度超过7000亿元,但随后一路震荡下行,尽管公司拿出百亿资金回购,但股价下跌趋势不改,截至目前总市值在4000亿左右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