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不是对互联网的彻底变革。”上个月《时代》杂志发布了一篇封面文章《元宇宙将改变世界》,作者Matthew Ball指出,尽管当下人们还没有搞清楚元宇宙对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科技巨头们对它也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但他仍然认为,未来掌握元宇宙的公司将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元宇宙最忠实的拥护者之一,Matthew Ball任风险投资人期间,从2020年起已经发表了多篇关于元宇宙的文章,他笔下的元宇宙是现实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具备完全成熟的经济形式,且将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即使这个概念到现在还没有被厘清,也没有见到成熟的元宇宙产品问世,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和机构的加速入场。
麦肯锡曾报告称,今年前五个月,企业及VC等机构在元宇宙赛道总计投入了1200亿美元。7月Meta发布的元宇宙白皮书中,预测元宇宙市场如果以类似于移动技术发展的方式增长,到2031年“元宇宙”将为全球贡献3.01万亿美元的GDP,其中1/3将来自于亚太地区,而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和中国的元宇宙市场将达到8万亿美元。
元宇宙对全球GDP贡献预测图源AnalaysisGroup
这个科幻概念就像是风暴一样席卷全球。究其原因,一方面疫情让人们的诸多生活需求从线下转至线上,理想状态的元宇宙将赋予用户时空拓展的沉浸式体验和价值;另一方面,得益于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已触及到科幻概念所涉及的技术门槛,基于VR、AR等技术的穿戴设备给元宇宙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这像极了一场阴谋,带来的直接收益是,沉寂了好几年的VR/AR领域突然又热闹了起来,以至于元宇宙经常被和沉浸式虚拟现实头盔划上等号,元宇宙世界的另一边,跟随概念大幅上涨的,还有很多游戏公司。
尤其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视频、文章,对元宇宙进行猜测、解读和定义。追捧它的人,类似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认为元宇宙的GDP最终将超过“现实世界”;反对者也有充分的理由,笃定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泡沫——Meta对元宇宙的投入至今都在亏钱,当前估值已经跌穿历史底部区间。
随着啫喱、派对岛等曾红极一时的新产品接连下架,技术突破小,投入成本高,能引发市场关注的新项目肉眼可见,有关元宇宙讨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小。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30年前的术语、将近一个世纪的想法,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矛盾激化后,正在祛魅。
01始于游戏,忠于VR
最早一批的元宇宙产品,包括被誉为元宇宙基础设施的Discord,大部分都是从游戏的角度出发。
多年以前,微软利用AR设备HoloLens将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从屏幕上投射到现实中,去年上市的沙盒游戏平台Roblox,正式将元宇宙领到了众人视线以内。据招股书描述,它认为真正的元宇宙产品应具备8个属性: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只是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游戏还是2D的,把它们带入一个完整的3D世界,就是未来微软的计划。”在萨提亚·纳德拉看来,现在很多身临其境的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元宇宙。
无独有偶,去年腾讯三季度电话会上,有高管指出,“游戏是实现元宇宙非常好的基础。要实现元宇宙,我们可以从游戏着手,看一下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整合起来,实现更好的无缝的物理虚拟体验。” 从此前腾讯多方面投资Epic Games等游戏企业,也印证了以上表述。
这一阶段,相比现实世界的“平行时空”,元宇宙产品的本质仍是新瓶装旧酒,通过对旧玩法进行升级,比如增强线上线下联动,或者是3D化“半成品”,但并未出现玩法和商业模式上的颠覆。
2021年10月,成立17年的Facebook宣布战略转型,“我希望未来我们不再只是一个社交平台,而是一家元宇宙公司”,扎克伯格在一年一度的Connect大会上说到,大拇指logo的Facebook也变为一个类似“无穷”标志的Meta。
事实上,草蛇灰线,Facebook在元宇宙上已经布局多时。2014年,扎克伯格造访成立不到两年的Oculus,当他第一次戴上OculusRift头盔时,说:“你要知道,这就是未来。”从花20亿美元收购VR服务商Oculus,之后组建了“SocialVR”团队负责在虚拟现实的社交互动;到组建RealityLabs,进一步探索VR、AR两大领域,Facebook认为元宇宙可能发生在VR这类沉浸式的平台里。
由于元宇宙仍然还处于早期阶段,游戏仍是最能被用户理解和接受的切入口,所以meta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平台上VR游戏的阵容,嵌入更多生活场景,例如办公、教育、休闲和社交等。“告别巨头垄断,由创作者和开发者构建;弱化平台束缚和政策约束;消费者也能作为创造者受益,Meta则作为技术、应用发展的推进器。”但这,仅仅是他对元宇宙描绘的蓝图。
有意思的是,距离Facebook提出“All In”元宇宙仅仅过去3天时间,Ignite大会上,微软计划将旗下日活用户1300多万的Teams打造成元宇宙,把MR平台Mesh融入Teams中,并把Xbox游戏平台纳入到元宇宙中。
纳德拉表示,虽然微软的元宇宙最初专注于企业级应用,但预计Xbox游戏平台也将参与其中。相比Facebook品牌和产品紧密连接的“概念至上”做派,微软的举措给产业界更加务实靠谱的印象,当天微软市值的突破,将这场元宇宙话语权的争夺战彻底打响。
这时我们发现,“元宇宙始于VR”的说辞并非空穴来风,扎克伯格认为进化的核心动力是体验的进步,既然追求的是一种虚拟现实的临场感,那投入VR等技术的研究成了一种行业共识。
“元宇宙能通过所有不同的计算平台访问:VR、AR,也包括PC、移动设备和游戏主机。”扎克伯格不断强调,这会是一个永续的、实时的,且无准入限制的环境。“把元宇宙想象为一个实体互联网,你整个人身在其中。”扎克伯格说。
但和他宏大到近乎疯狂的伟愿相矛盾的是,有媒体了解到,从组织架构上看,Facebook的元宇宙部门是VR业务之下的二级部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Facebook与苹果和谷歌相比既没有硬件,也没有操作系统,这样一来,就像在当下的手机厂商一样,即使说元宇宙是他用来包装VR旧业务的新酒瓶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