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凭什么值1300亿?

2022-08-17 16:30

 1615341331802368.jpg

  极兔快递曾被称为搅动中国快递市场的一条“鲶鱼”,但如今,它似乎远不是一条小小的鲶鱼可以来形容,而是成长为一只超级独角兽了。

  近日有消息称,极兔正式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5A级物流企业”奖牌与证书。

  如果说获得荣誉尚属“虚名”的话,今年6月,极兔创始人李杰宣告极兔速递5月份的全网日均票量已超过4000万,接近盈亏平衡点,这算是极兔实实在在进入中国快递第一梯队了。

  甚至还有人说,要重估极兔速递的估值。在去年12月,胡润研究院曾发布一份《2021全球独角兽榜》,其中,菜鸟网络和极兔速递是唯二估值超过1000亿的物流企业。

  极兔速递获得1300亿估值,紧跟菜鸟物流之后。

  要知道,京东物流已经布局了14年,当前市值约为1110亿港元左右,不足千亿人民币估值。

  在2020年之前尚“查无此人”的极兔,凭什么一跃而起,又是凭什么获得如此之高的估值呢?

  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当然是因为它用最短的时间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其次则在于,其全球化战略背后所依托的中国制造,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极兔快跑

  众所周知,极兔的起势与拼多多密不可分。

  2018年上市后,拼多多风光无限,从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的一年间,股价翻了3倍多。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拼多多进一步加码“百亿补贴”,启动“百亿补贴2.0”版本。2.0版本的主要打法是瞄准中腰部品牌,试图通过合作品牌日等活动,来推动各品牌直供拼多多,而不是之前由品牌下面的经销商供货的模式。

  此举被外界视为拼多多向中高端进发,提高客单价,进一步对标天猫和京东,从五环外杀进五环内的一大重要举措。

  作为一个体量快速膨胀、增长曲线陡峭向上的电商玩家,拼多多需要极兔。像阿里的菜鸟物流、京东的京东物流一样,拼多多需要建立一个与自己深度绑定的快递物流系统,而当时市面上的四通一达已经加入了菜鸟网络。

  极兔和拼多多的创始人都有着共同的“步步高”背景,极兔适逢其会。

  尽管双方明确表示没有互持股份,也没有其他紧密捆绑关系,但必须指出的是,极兔速递90%以上的订单都来源于拼多多,拼多多也曾对于选用极兔快递的商家给予一定补贴。

  背靠拼多多,仅仅起网10个月,极兔便已达到日单量2000万的惊人数字。在业内,日单量2000万是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一家快递公司是否有上市能力的分水岭。

  同样的数字中通花了16年,韵达花了19年,申通花了25年。

  日单量惊人还给极兔带来了投资人的青睐。从2021年4月起,极兔速递接连获得巨额融资,估值也持续走高。

  2021年4月7日,极兔速递完成了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5.8亿美元,红杉资本和高瓴同时跟投,投后估值78亿美元。

  2021年8月30日,极兔速递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2.5亿美元,这次融资并没有透露极兔速递的投后估值。

  2021年11月24日,极兔速递被曝完成新一笔25亿美元融资,除博裕、高瓴、红杉继续跟进外,还引入海纳亚洲等顶级机构,投后估值达200亿美元(约1300亿人民币)。

微信图片_20220817162804.png

(图片来自企查查)

  获得第一笔18亿融资之后,极兔将价格战打到了极致,率先把价格降低到1元以下,快递业“重镇”义乌“8毛发全国”,直接击穿通达系的底线。

  有意思的是,如果梳理通达系当年的内部厮杀,他们也曾在这个价格附近短兵相接过。但是,通达系的竞争在于争夺阿里电商订单池内部的订单,其情其景是你多一分我就少一分的局面。

  极兔之所以未在起势之初被“围剿”,在于其获得的是阿里之外的拼多多订单,对于通达系来说,这是他们极难染指的增量。

  所以,极兔快跑的背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年两个电商平台之间博弈的结果。

  但仅靠着拼多多显然不够。

  2021年10月29日,极兔与百世集团签订收购协议,以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百世集团国内快递业务。

  百世集团成立于2007年,属于“四通一达”中的一员,2021年中期市场占有率约为8.2%。在2020年,这个数字还要更好,能达到10.29%。

  淘系商家一直是百世快递量的大头,有数据显示,2020年“淘系”商家产生的快递量约占百世整体快递量的41%。

  收购百世集团,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极兔+百世的市场份额提升到了15%左右,极兔单量暴增、网点暴增。

  今年6月中旬,极兔在武汉举行了一场大客户交流会,创始人李杰亲自登台,宣告极兔速递5月份的全网日均票量已超过4000万,接近盈亏平衡点。整个5月,极兔完成业务量超过12.4亿票。按数据来看,极兔已超越当月10.03亿件的申通,次于15.54亿件的圆通、14.85亿件的韵达。

  另据极兔官网显示,目前极兔已拥有超过290个转运中心和22000个网点,在完成两网融合后,极兔干线线路数量增至2200余条。

  极兔收购百世更大的效应则在于,极兔成功从拼多多横跨到了阿里淘系,打通了与阿里合作路径。同样在6月那场客户交流会上,极兔公布了未来将重点发力淘系客户的战略布局。

  极兔布网

  在国内快递市场玩得再好,显然也无法支撑起1300亿的估值。极兔的故事还有另外一半,那就是海外市场。

  极兔本就在东南亚创建。2015年8月在印尼的雅加达成立,创建的初衷是解决OPPO手机在东南亚地区的运输问题。

  极兔用了仅仅两年时间便成为了东南亚市场单量第二、印尼快递行业单日票量第一的快递公司,成了东南亚头部电商平台Shopee、Lazada、Tokopedia等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极兔扩张中国市场是来当鲶鱼,那么在新兴市场中,极兔则是在复制通达系曾经成功的经验。

  在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前10年,腾讯也好,雅虎也好,阿里也好,京东也好,国人把国外的模式拿来重新复刻一遍赚钱,现在的东南亚电商,大有当年中国互联网的势头,将中国的模式拿过去再复刻一遍。

  极兔创始人来自OPPO,这都是乘着改革的东风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对电商发展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这时的极兔像极了初进阿里的通达,借助新兴市场电商发展的东风,分享到了电商发展的红利。

  可以说,极兔在国内的后发,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其新兴市场的先发优势。

  极兔将这套模式迅速复制到了其他新兴经济体。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