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自主品牌的两位“老大哥”比亚迪和吉利,都盯上了新能源越野产品。
今年5月,比亚迪放出消息称,将于今年三季度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首款产品定位于新能源硬派越野车,今年四季度全球首发。
7月上旬,吉利正式发布全新品牌雷达(RADAR),该品牌将覆盖中型纯电皮卡、中大型新能源皮卡、全尺寸纯电皮卡、全尺寸新能源越野SUV以及纯电全地形车,目前首款电动皮卡RD6已经开启盲订。
7月底,低调运作了2年的东风M品牌也传来了新消息。据外界推测,M事业部目前曝光的两款车型均为新能源越野车。
在中国,越野类车型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分类,很少会进入到消费者购车名单中,存在感可能只比旅行车、MPV高一点。社交平台上,大家对于越野类产品也大都持有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人发帖询问“家人一定要买越野车,我该怎么打消这个念头?”
中国的越野产品到底有多难做?越野车鼻祖Jeep深有体会。7月18号,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先后宣布,将终止其合资公司广汽菲克,国产Jeep因销量过低,结局以失败告终。
但就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中,越野市场还是迎来了新的挑战者。比亚迪和吉利,凭借“新能源大法”,能改写中国越野市场吗?
对于中国人来说,越野车是一种知道的人不多,买得人更少的产品。
在路上,我们常常能见到一种跟SUV有些相似,但看起来更加高大、方方正正、没有太多曲线的车,这就是越野车。城市周边的山坡、小溪、泥坑这种特殊环境中,也常常出现越野车的身影,它们大多三五成群,排队挑战险境,并且没人在意这是否属于“糟蹋”车。
事实上,越野车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应对特殊地形。与其他乘用车型不同,越野车基本没有与性能无关的附件,设计只考虑坚固实用,整体最大特点是非承载式车身、四轮驱动、底盘较高、马力强、保险杠粗壮结实等。
后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路越修越好,越野车基本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凭借着其背后所代表的“征服自然”属性,越野车依旧受到了一部人喜爱,大家用它来表现个性、满足越野情结。
不过,喜爱归喜爱,大多数人在购车时很少关注越野车,而是把目光直接锁定在轿车和常规的SUV身上。
似乎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观念里,就没有买越野车这个选项。如果是为了舒适性和操控性,那往往会被推荐轿车;如果是考虑通过性和大空间,直接选SUV是大家的第一反应。
在这种消费习惯影响下,越野车根本无法与轿车和SUV相提并论,甚至就连市场销量和份额,越野车也直接归到SUV大类中,不做单独计算。
但就是这样一种冷门的产品,引来了比亚迪和吉利的关注。
早在一年前,外界就有消息传出称比亚迪将于2022年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在最初的传闻中,该高端品牌定名“星空”,取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之意,当然也有说品牌名叫“星际”的。在产品定位上,有爆料称该品牌首款产品将为硬派越野车,对标奔驰大G。
今年5月,比亚迪方面正式公开回应高端品牌的传闻,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今年四季度,高端品牌首款车型(硬派越野车)全球发布,2023年上半年首款车型上市,整个高端品牌价格区间预计80-150万元。 比亚迪在售的产品矩阵中,汉、唐和腾势D9属于最贵的一波。其中汉、唐卖到了30万元区间,可以媲美合资品牌的同级别燃油车。在更贵的30万-70万价格区间,只有腾势D9孤零零一个撑着比亚迪的高端化发展。
从定位来看,比亚迪将冲击高端的希望也寄托在了新高端品牌上。而比亚迪征战8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开山之作,选择的是硬派越野。
至于吉利的雷达品牌,在越野场景上押注的更为彻底。在目前公布的产品规划中,雷达将覆盖皮卡、越野以及全地形车。皮卡和全地形车从产品分类上来说与越野车不太一样,但在应用场景上有很大的重合。
皮卡和越野车类似,都是风格粗犷、高底盘设计,但皮卡车头后多了一个车厢,不仅具有合格的越野能力,还能像货车一样拉东西;全地形车不受道路条件限制,可以在普通车辆难以行驶的地形上行驶自如,也属于越野人的心头好。
除了准备打“越野牌”外,这两家还有很特殊的一点——比亚迪高端品牌和雷达推出的都是新能源产品,与常常被吐槽油耗高的燃油越野车有很大区别。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带头老大哥,吉利和比亚迪一个年销过百万,一个新能源车型月销超16万,都是对市场需求把握很准的存在。现在押注越野车,是因为越野市场开始火了吗?
从销量反馈来看,似乎并没有这个趋势。
如今,越野市场的确出现了几款爆款产品。长城汽车去年正式推出越野品牌坦克,先后打造的坦克300、坦克500都曾卖断货,甚至出现了加价提车、一车难求的现象。但从体量上来看,越野市场依旧不温不火,似乎并没出现新突破。
2021年中国越野SUV市占率第一的坦克品牌,一整年只交付了8.46万辆;另一个专门主打越野市场、号称“越野世家”的北汽越野,销售3.2万辆;至于广汽菲克Jeep,全年只卖了2.01万辆,坚持不下去后,今年草草收场直接关门大吉。
这三家都是越野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但从销量上来看,三家去年的总销量,甚至还赶不上比亚迪今年7月的单月销量,越野市场有多小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们勇敢闯进越野赛道或许是敏锐地观察到了越野产品迎来一个变数——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