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公路货运市场回顾
2021年,公路货运行业在疫情多点散发与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中渡过了攻坚克难的一年。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收缩、格局调整、增速放缓,行业总体下行压力加大。
(一)货运物流需求增速放缓
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88.8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年均增长6.3%,增速均有所放缓。11月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在4%左右,处于较低增长水平,并出现逐月下滑态势。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总体放缓,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速放缓。前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11月增速仅为3.9%,最终消费不振导致物流需求不足。前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2%,11月环比增长0.19%,固定资产投资不达预期影响物流需求增长。公路货运市场占物流市场比重大,反映公路货运行业景气度的公路运输效率指数全年在100点以下,表明市场运行总体低迷。但是,无论需求如何收缩,客户对货运服务体验的要求在加快升级,也给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货运市场结构加快分化
据中物联公路货运分会对百位公路货运经营负责人调查发布的《2021年中国公路货运景气度CEO调查报告》(公路货运CEO调查)显示,被调查经营人反映2021年收入规模总体有所增长,占被调查样本的60.4%。不同细分领域和企业规模的企业分化明显。从细分领域看,网络货运企业反映收入增长的占比最多,达到82.4%。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1755家网络货运平台。第三季度完成运单1657.6万单,环比增长30.0%。城市配送企业反映收入增长的占比排第二,达到70.6%。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8%。从反映收入下滑的细分领域看,整车运输、零担快运、零担专线、合同物流企业反映收入下滑的均超过20%,其中,零担专线反映下滑的占比最多,达到三分之一。从收入规模看,不同规模的公路货运企业苦乐不均。规模企业收入和货量总体双增长,中小规模企业收入和货量下行压力加大。20亿以上的规模企业反映收入增加的占84.2%,3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反映收入下滑的占到75%。
(三)货运企业腾挪调整应对
2021年,公路货运企业迎来上市小高潮,集中在货运互联网平台和零担快运领域。6月,定位数字货运平台的满帮集团正式上市,三季报显示总营收达12.4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福佑卡车、货拉拉、维天运通(路歌)等均加快上市步伐。11月,安能物流上市实现了“港股快运第一股”,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得到资本认可。12月,中通快运完成超3亿美元B轮融资,打造综合型物流服务平台。公路货运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业务开拓和转型升级,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顺丰运力加大共建车队建设,构建协同共生的运力生态圈。汇森速运战略投资壹米滴答后动作频频,加大加盟招商力度。极兔物流收购百世集团的国内快递业务,百世得以把重心放回快运和国际业务。随着传统货运物流企业原有业务饱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沿着供应链向上延伸,逐步向合同物流转型。
(四)货运物流价格持续低迷
2021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2.5点,比去年同期增长3.6%。下半年10月份以后运价有所回升,主要是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全年成品油零售限价呈现“十四涨四跌四搁浅”的格局。截至12月13日最新一轮调价,柴油价格小幅下调,但是较年初累计每吨上调1295元。北京市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为8295元,较年初上涨16.8%。由于10月份国际油价波动剧烈,10月8日和22日两次上调,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330元和290元,合计上涨620元。从行业普遍使用的地炼批发价格看,10月份单月大幅上涨38.8%,合计每升就上涨了2元。受能源价格短期内暴涨影响,实际承运企业不得不提价应对,由于议价能力不足,运价上涨不及油价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从全年看,公路货运CEO调查显示,45.5%的被调查经营人反映市场运价较上年下降。特别是中小规模由于价格谈判能力不强,成为运输链条上受挤压大的一环。
(五)货运车辆过剩局面依旧
受重型柴油车辆自2021年7月1日起执行国六排放标准影响,大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超前投资,导致上半年透支了市场需求,下半年货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11月货车销售同比下降31.9%。其中,重卡大幅下降62.3%,出现“七连降”。即使如此,全年货运车辆销量仍有望超过400万辆。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货车平均车龄大幅减少到不足2.68年,车辆过剩局面进一步加剧。车辆过剩导致车辆利用率两极分化。据中物联公路货运分会《2021中国公路货运星级车队发展报告》显示,规模型车队车辆月均行驶里程为10118公里,较行业平均3205公里高了2倍多。规模型车队月均上线率保持较高水平,平均超过80%,远高于行业平均45%的水平。大量车辆进入市场,且大部分为司机个人持有,车辆利用率低导致个体司机平均收入下降。据中物联发展的《2021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货车司机从业调查)显示,83.0%的货车司机反映其驾驶车辆是自有车辆,其中56.6%的车辆目前还在偿还贷款中。调查显示,62.9%的货车司机对目前的收入情况不满意。由于车贷压力大无法退出,不得不低价竞争。
(六)货运物流数字化转型提速
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货运行业相结合,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赋能。货运互联网平台进入2.0阶段。我们在天津东疆保税区调研看到,越来越多的货主和传统货运企业落户,不仅仅是看好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更看好打通运输数据链条带来的降本增效潜力。例如,联想集团开发了灵活满足多渠道履约需求的物流货运服务平台,上海申丝与金光纸业实现运输系统对接来打通供应链,以应对多变的供应链需求。德邻陆港、天津运友、中储智运等一批企业加快发展电商、金融等线上服务,德坤物流、赤湾东方基于自身经验向中小企业提供货运数字化平台,深刻改变传统行业运行模式。经过客户需求的洗礼,技术服务商加快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变,G7深耕“黑货”运输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易流科技在快销行业打造集采运力管理样板系统,中交兴路持续用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和个体司机。无人驾驶卡车如火如荼,主线科技在天津港等地落地扩围,与德邦快递等探索干线运输场景。还有赢彻科技、智加科技、小马科技、Deepway等一批技术供应商与生态企业合作,加快场景应用和量产探索。
(七)低碳货运物流影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