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丰田、戴尔、ZARA、SHEIN……成于时代,赢在物流供应链

2023-02-13 16:04

  当你还在思考3块钱的冰淇淋能有多少利润的时候,蜜雪冰城告诉你,公司不靠卖冰淇淋赚钱,公司9成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加盟商和供应链。

  当你还在思考如何控制供应链成本保持食材新鲜时,钱大妈用“日清模式”来践行“不卖隔夜肉”的经营理念,并由此打响品牌。

  疫情三年,很多行业都发生了变化。企业固定成本的降低和销售额的增加,都早已走到了极限。无论是单枪匹马行走,抑或是利用内部资源应对激烈竞争,企业显然都已无法抢占更多市场。

  而当企业把目光从内部资源管理延展到外部,甚至是整个供应链条时,就会发现,还有新的利润点可以挖掘。

  每个时代都会孕育出符合那个时代的商业模式。而沿着赛道更迭的脉络,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商业创新典范都离不开物流供应链理念的支撑。如宝洁公司、日本丰田、戴尔公司等,都是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令人称道的经典供应链模式。

  宝洁CPFR协同供应链管理模型

  上世纪 80 年代之前,美国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库存积压是最大的考验。当时,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是宝洁最关键的合作伙伴之一。

  随着全球零售市场迎来整合大发展,双方就库存管理达成一致,最终确认了“沃尔玛—宝洁”协作模式,即后来不断演化升级的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协同、计划、预测、补货)模式,创造了行业内零售供应链的合作典范。

(宝洁生产工厂,来源:网络)

  CPFR模式的本质,是双方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它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通过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协作、信息共享,来改善预测准确性、降低库存水平和提高供应链效率。

  初始时,宝洁和沃尔玛通过EDI实现联网并共享信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库存,宝洁通过大数据分析,从需求端出发,使订单需求可视化。

  接到订单后,宝洁将商品配送到各店铺,并制定对应库存计划。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宝洁可以快速了解沃尔玛物流中心内宝洁产品的库存情况,以及宝洁产品在沃尔玛的销量、价格等终端数据,以及时进行在库管理和研发生产计划;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可以同步反映客户需求,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以便供应商做好充分准备,防止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问题。

  作为协同合作的另一方,沃尔玛则通过EDI获取宝洁研发生产计划等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审查现存商品进行需求反馈。

  此外,区别于传统零售供应链(研发新品——大批量生产——分发全国各大仓库)的做法,宝洁则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做了方案优化,进行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减少库存和供求的偏差。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量;从全局来看,还降低了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沃尔玛内宝洁品牌产品货架,来源:网络)

  日本丰田JIT精益生产模型

  20世纪中叶以前,世界汽车制造业均采用规模性制造的成本优势为企业创造收益。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创收模式的缺陷很快被暴露出来。忽略了需求侧要素,规模性的生产导致产量过剩,带来设备、人员、库存费用等一系列的浪费,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甚至未来生存。

  当时,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认为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能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生产方式,才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因此,1953年,大野耐一综合了规模性生产的特点,创造了一种低消耗、高质量,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即精益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

(来源:Toyota)

  JIT的基本思想,是必要时间内,只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必要数量的产品,减少库存积压,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最小化的生产状态。其核心,是杜绝任何环节和形式的浪费。与此同时,在加强与上下游合作的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精准的把控质量并提高效率。

  车间物流环节,则采取拉动式生产模式。围绕客户订单,基于整个生产线的需要,由工厂附近的配套商直接供货,保持中间过程的“零库存”状态,从而带动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戴尔VMI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型

  传统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中,企业各个节点的库存管理以及物流渠道的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并单独承担自有产品库存的成本,彼此间相互封闭缺少沟通。

  为了降低库存成本,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以及加强部门之间甚至企业间的合作粘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即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戴尔集团。

(来源:DELL)

  戴尔做直销电脑起家。开始时由于业务增长较快,戴尔出现了库存危机,甚至还直接引起集团资金周转危机。经历风险之后,戴尔深刻认识到库存周转的价值所在。自此,新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戴尔开始有意识寻找降低库存的出路,并逐渐探索出一种战略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策略。

  这种合作性策略,以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标。戴尔通过与原材料厂商合作,实现了供应商管理零部件库存,允许上游组织对下游组织的库存和订货决策进行计划和管理,并对库存管理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修正保持持续改进和优化。

  更重要的是,戴尔应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网上订货等方式,用信息代替库存存货。保证库存流通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还避免了库存资金风险。

  Zara:柔性生产

  消费者追求品质的同时,对于性价比的要求不断攀升。这种由个体需求不断演化成社会需求的变化,给供应链生产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考验,不断推动柔性供应链的创新和发展。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