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俄多领域的合作加速推进。如此前进展缓慢的中俄跨境公路桥、铁路桥以及西伯利亚管道,均在 2022
年正式开通。当下,远东地区仍是中俄合作的重心之一。今年 2
月,俄总统普京通过新华社发布署名文章,强调“加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俄罗斯的战略任务之一”。3月,中国元首访俄与普京总统签署的联合声明,也提到要发展中俄远东合作。近期,交运、能源、粮食等或是双方重点合作领域。交通运输方面,今年
3 月,双方联合声明提及,要加强口岸建设、海上及陆地运输合作;5 月,俄罗斯新增海参崴作为吉林中转口岸。能源及粮食方面,今年 5
月,俄罗斯加快推进天然气协议及谷物走廊项目。(三)远东合作后续的重要时间点《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 (2018-2024
年)》明确,将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和“中俄博览会”列为中俄共同推进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2023 年 7 月 10 日至 13
日,第七届中俄博览会将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举行,关注届时双方的可能展开的经贸合作。2023 年 9 月 12 日至 15
日,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东方经济论坛是中俄在俄远东地区发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俄滨海边疆区政府正在制定与中国的边境合作计划,该计划将在今年的论坛上发布。
(二)远东合作发展回顾中俄远东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合作计划,早在 2009 年就以国家战略形式确定下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明确双方相互投资的重点领域。《纲要》实施期间,双方在跨境基础设施、贸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落实相对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高际香 2019 年 2 月 10 日的文章《<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述评》就指出,“双方合作的兴趣点不同,中方热衷于发展边境地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边境口岸、对已有口岸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且对原料开采项目表现出较大兴趣,而对俄方力推的加工工业基地建设项目兴趣不足”。2018 年,中俄双方又接续出台《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 (2018-2024 年)》,明确了油气、矿产、运输物流、农业等 7 个优先领域以及 4 个重点合作基建项目。相比于原规划,新规划更强调单向引导中国企业在俄远东地区投资。
2、资源丰富:矿产(30%)+鱼类(70%)+油气资源俄罗斯远东地区供应着俄罗斯 30%的矿物原材料。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周永恒等发布的文章《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与潜力》,远东地区金、银、铀、钨、汞、锑、锗、萤石和氦矿的储量均居俄罗斯第一位, 这些矿产中大部分的储量超过全俄罗总储量的一半。远东地区的油气储量大, 尤其是天然气储量, 截至 2017 年,剩余可采石油及天然气储量分别为 11 亿吨和 5 万亿立方米。截至 2021 年底,我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分别为 36.89 亿吨、6.3 万亿立方米。远东的鱼类资源同样也很丰富,据东部俄罗斯网信息,全俄鱼类产品捕捞量超 70%来自远东。3、战略性强:深处北极航线的核心圈北极航线是俄罗斯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航运通道,是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之外又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可以明显缩短航程、降低成本。以东北航线为例,根据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的北极政策>如何指引中国踏入“北极圈”》显示,该航线是连接东北亚和北欧的最短可行航道,与传统航线相比,可以缩短大约三分之一航程,运输成本也减少 20%至 30%。远东地区正处于北极航线核心圈。北极航线由三条航线组成,东北航线、西北航线和穿极航线。远东地区正在东北、西北这两条主要航线的交汇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8 年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未来“全球变暖使北极航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在此背景下,远东地区的战略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
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的行政中心和第一大港口,临近我国东北地区,一直是东北-远东合作的重要枢纽。此次俄罗斯“开放”海参崴,正是中俄远东合作深入的重要标志。那么远东地区为什么重要?历史上中俄远东合作是如何推进的?当下双方将就哪些领域重点合作?后续有哪些时间点值得关注呢?(一)远东的地理、资源及战略意义1、地广人稀:面积占 4 成,人口只占 5%远东是俄罗斯面积最大,但人口最少的联邦区。远东地区面积高达 690 多万平方公里,占全俄的 40%左右。但这个和 2/3 中国版图一样大的地区,只有不到 800 万人口,占全俄人口的 5.6%,相当于平均一平方公里只有 1.1 个人(2020 年全俄人口普查结果)。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是远东联邦区的行政中心和第二大城市,也是俄罗斯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港口。
二、中俄远东合作历史进程与后续关注点
海参崴当下或面临一定的货运承载压力。由于西方对俄的制裁,俄罗斯多条海运线路受阻,更多货物集中到海参崴运输。此外,部分西方的船舶公司(如丹麦马士基)也停止了在俄罗斯的业务。但俄方对此表态积极。5 月 15 日,俄罗斯远东海关总局局长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2,如果中国通过海参崴运输其内贸货物,远东海关将有能力应对不断增加的货运量。俄方对可能增加的货运量承载要求,给出了三方面准备:一是增加“滨海 1 号”和“滨海 2 号”两条运输走廊,去年这两个走廊实际上并没有运营;二是俄联邦海关局远东分局新增了近 500 名员工;三是准备了一个技术方案,中方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后将立即前往港口。
(四)关注点 4:海参崴后续的运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