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注无人机背后藏着京东的野心

2018-07-24 17:02

  “之前我们都叫试运营,拿到批复后是真正的运营,相当于京东无人机真正进入了规范化的阶段。”刘艳光说。

  末端先行

  相比于其他两个环节,京东无人机在末端的进展无疑是最快的。

  《中国企业家》记者了解到,目前,京东在江苏、陕西、青海、海南与广东等地正展开常态化运营,各地针对不同场景重心也有所区别。其中,江苏地处平原,以人才培养为主,陕西以山地、丘陵场景为主,青海海拔高,摸索高原地形是主要任务,海南则针对海岛场景,推进运营。

  相比汽车和人工配送,无人机虽然直线距离更短,更快,但京东无人机不直接向C端用户配送,而通过乡村推广员完成分发。

  刘艳光解释,亚马逊无人机配送模式是直接送到用户手里,京东借鉴之后,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确定了固定航线、点对点的配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航线固定,京东以年为单位进行常态化飞行申报,解决了因空域管理带来的配送时间不确定问题,同时定期勘测,如地貌发生变化调整航线,避免飞行风险。此外,京东会向监管部门反馈航线运行情况,与之进行有效联动,让飞行处于可控状态。

  与乡村相比,无人机在城市运行难度无疑更大,一方面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群体多,尤其有高层建筑,这都决定了运行环境更为复杂,另一方面,空域管理更严格,甚至有很多禁飞区域。

  即便如此,京东在陕西还是拿到了全省范围的无人机空域批文。2017年下半年,京东开始在陕西韩城市展开城市运营,开辟了约10条航线,无人机将货物配送至贴近用户的配送站或合作点。

  “我们想在城市验证无人机的性能、效率、成本到底是什么样的,常态化运营下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是什么。”刘艳光告诉《中国企业家》。

  京东无人机在服务京东物流的同时,也在探索其他行业应用。

  为配合无人机发展,京东在西安与宿迁建立了两个飞服中心,培养无人机飞手。培训完毕,一部分飞手将加入京东。京东发现,虽然培训的是物流无人机飞手,他们也可以做农业植保。

  2017年下半年,京东无人机已从植保切入农业。

  未知数

  物流无人机似乎成了行业标配。

  今年3月,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顺丰旗下公司颁发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顺丰设想,未来快件将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

  阿里菜鸟网络在无人机方面亦有布局。去年10月,菜鸟联合国内技术团队的无人机群组曾在福建莆田飞越海峡,为湄洲岛居民配送货物。今年5月,归入阿里体系的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

  苏宁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苏宁物流无人机乡村飞行距离超5万公里。为适应于不同场景的配送,苏宁物流空中智慧网建成机型多样的无人机部队。目前,末端小型无人机基本可以常态化运营,支线和干线无人机正在研发测试。比如在支线,苏宁正研发一款载重200公斤和一款载重1.5吨的无人机。

  肖军表示,京东的优势在于“走得快”,同时京东自建物流,拥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无人机在飞行,其他公司不一定。”

  2016年,大疆开始布局工业级产品和系统,目前主要在农业、能源、安防、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大疆没有进入物流行业,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使用多旋翼飞行器进行大载重长距离的运输,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此前刘强东晒出的京东最新下线重型无人机为固定翼,这是京东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其翼展10.12m,全机长7.01m,机高2.635m,满载航程1000km,巡航速度200km/h,巡航高度3000m,升限5000m。该无人机可装载京东标准化货箱,承载干线与末端无人机网络的转接,未来能够与京东物流仓储设施实现无缝对接。

  京东方面称,借助大型货运无人机的运力,无论是物流运输还是农产品上行等,全部完成完整的物流环节只需几个小时,将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颠覆现有物流布局。

  京东计划,2020年在陕西建立起三级物流体系,然后向全国复制。

  行业人士认为,对于物流来说,从价格的角度看,一般飞机比公路贵,公路比铁路贵,铁路比轮船贵,但从规模来看,正好相反。这也给全行业提出了一个问题:无人机物流的加入,如何让航运更便宜,且更具规模?

  刘艳光表示,现阶段没有规模化的情况下讲成本是不恰当的。崔征则以京东无人机末端配送为例,效率肯定有所提升,但需要综合考虑效率、成本与客户体验等因素,从成本角度看,无人机配送比原来的一辆车、一个快递员成本下降了约30%,从体验角度,很多次日达变成了当日达。

  肖军则认为,京东支线无人机处于实验运营阶段,用于干线的大飞机可能进口,未来重点是支线与末端。事实上,对于支线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无人机的研发生产,而是建立配套通航体系,包括航空管制、维修、机检、货运等,这个一体化建设是最难的。

  但现实中,目前各企业无人机支线和干线都没有进入常态运营阶段,其成本、效率和商业化也依然都是未知数。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