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物流现状,人们常说“小散乱差”;谈到物流发展,人们常说“老牛拉破车”;谈到从业人员面貌,人们常说“老大笨粗”……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新近崛起了一家企业。
有人说它,看上去很Sexy;有人说它,气质上很Fashion;有人说它,干物流“嗷嗷叫”;有人说它,发展“嗖嗖地”……
上海青浦区华徐公路西侧,e通世界,一栋普普通通的灰色写字楼,被普洛斯、德邦、圆通、安能等物流巨头所“包围”。巨头环伺之下,险象环生,生存本身就已非易事。一家初创企业又将如何发展?如何壮大?
(4月23日,壹米滴答C轮融资发布会上,杨兴运与众多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共同开启未来)
成立两年多来,5轮融资;员工1.6万名、近9000家门店;物流线路3800多条、车辆3600多台;转运集散中心167个;省份覆盖31个并可通达港台、一二线城市覆盖100%;日发货量3万多吨……
一连串每时每刻刷新的数字,或许是对壹米滴答快速发展的最好诠释。
表象易看,窍门难寻。各类传言揣测和道听途说,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记者近日跟随五六家媒体资深记者一同实地探访,共同解码“物流准独角兽”快速成长的秘诀。
士兵“很”突击
“一身野战迷彩服、满脸‘迷彩纹’、方寸刺猬头、长四方脸、黝黑、高大魁梧”……
(壹米滴答2018年年会)
采访前,一帮记者同行观看壹米滴答2018年会视频片,杨兴运的一套装扮迅速“抓”住了记者的“眼球”,“彪悍、坚毅、质朴、说干就干”……一连串形容词从脑海里“蹦”出,“很许三多,士兵很突击”。
5月28日下午,采访开始,壹米滴答创始人兼CEO杨兴运刚一落座、略微寒暄,便坦言,自己特别不习惯“聚光灯”,摄影机的镜头会让自己很紧张,“我更想专注于业务、把事干好”。不拘一格的开场白,坦诚的态度,让久经沙场的记者心里感到特别惊讶,但又觉得能聊一些“实诚话”。
略显拘谨、坦诚而又真诚的杨兴运,让记者不禁浮现另一个镜头。
(4月23日下午,在壹米滴答C轮融资发布会上,杨兴运热泪盈眶发表创业感悟)
“4月23日,壹米滴答C轮融资发布会,杨兴运上台90度深鞠一躬,晶莹的泪花在镁光灯的照射下,格外闪亮,慷慨激昂地说着‘要全身心地好好地去做事情’……”
也许是刻意用高八分贝的声音强压略带哽咽的嗓音,也许是肺腑之言力度自然更大。“要全身心地好好地去做事情”的话语久久地回荡在深圳大鹏海湾。
气质质朴的杨兴运,似乎与湖北人的精明几乎“绝缘”。也有员工爱调侃,杨总很“接地气”,完全是为“物流而生”。
15年前,杨兴运在西安打拼,从底层工人干起。2006年,杨兴运成立卓昊物流有限公司,专注做区域零担物流,用10年的时间,将卓昊物流做到了西北的龙头老大。
但是,内心总有一种惶恐,“外面的世界发展太快了!移动互联、电商、资本、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今天顺丰和德邦或许还没有打过来,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渠道下沉。”
在和其他“小霸王”交流后,他发现,焦虑普遍存在,周围都是列强,而全网性公司又在不断地渗透,“别人今天做不过你,并不代表未来3年、5年、10年也做不过你。大家都在讲拥抱世界、连接全球,你如果不和外面的世界发生连接,你永远是区域的一个小公司!”
如何盘活存量,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杨兴运认为,必须要有一张“大网”。“强烈危机感+业务拓展需求+老板们的情怀”,最终让几个“小霸王”走到了一起,联盟法人“壹米滴答”应运而生。
2015年10月11日,壹米滴答在西安召开发布会。首创网络众筹、运力众包等运营模式,通过省地直达、县镇直通,打造“滴答到门”、“小票快运”、“大票零担”、“整车业务”主营产品,以末端无盲点的配送优势加以省内中转无缝对接支撑专线大车落货。
“要做得更好!”这是杨兴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许就是这朴朴实实的一句话,成就了最初的“西北小霸王”,也成就了今天的“壹米滴答”。
(壹米滴答市场定位)
抱团“大”发展
绑在一起就一定能成功吗?中国的物流联盟那么多,为什么几乎没有成功的?成功的秘诀在哪?走进壹米滴答前,记者们就一直在讨论。
组成壹米滴答的最初6家“小霸王”,分别是湖北大道、山东奔腾、四川金桥、山西三毛、东北金正、西北卓昊。6家发展到如今的15家小霸王,基本上覆盖中东部地区。
壹米滴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日均货量达3.07万吨,转运中心167个,线路3800多条,全国网点数将近9000家,实现一二级城市全覆盖,区县级86%覆盖,车辆数3600多,全国员工1.6万人。
如何能将“天王老子都不怕”的“各地一霸”集聚在“壹米滴答”麾下、齐心协力、抱团发展?
杨兴运,壹米滴答两年里主要干了这么几件实实在在的事:
① 先建网,后“突击”。所谓“网络众筹、运力众包”,就是联合区域小霸王,打通区域网点,实现A网与B网的互联互通。
A网是省区与省区之间互联互通,B网是省内区县之间互联互通,主要表现为:区域零担龙头企业结盟,构成一张基础的跨省区网络,再通过区域企业本身的自带网络形成一张更大的网。龙头企业本身的结盟实现跨省省地直达,区域本身的网络又实现了县镇直通,最后形成末端无盲点、省内中转无缝对接的优势。
② 去中心化,点点直发。省地直达。比如,有一趟货要从兰州运到哈尔滨,传统的路线是“兰州—西安—北京—沈阳—哈尔滨”,但壹米滴答是直接从兰州到哈尔滨,省去了中间的诸多中转和分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