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合发展促上半年物流运行动力十足

2018-07-27 12:05

  上半年,全社会物流运行总体缓中趋稳,新兴物流领域发展迅猛,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持续改善,企业业务规模增长总体平稳,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和竞争态势,主动求变意识普遍增强,创新融合协调成为发展共识。

  一、物流需求规模增长适度,结构进一步优化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1.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19万亿元,可比增长6.7%。从物流需求看,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力持续增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11.6%和9.2%,增速比工业品物流需求高出4.9和2.5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为1.2万亿元,可比增长3.2%,增势平稳但冷链生鲜等高端需求快速增长,上半年重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业务量预计同比增长超过20%。进口货物物流总额6.8万亿元,可比增长3.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7个百分点,进口物流需求放缓一是去年基数较高,二是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贸易摩擦加剧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图表 1 2017-2018年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变化情况

  二、物流业景气度继续高位运行,电商需求保持旺盛势头

  上半年,物流景气指数均值为53.9%,除年初2月份以外各月均保持在53%以上的高景气区间,分行业看:装卸搬运服务业均值达到53%,水上运输业均值超过60%,航空运输业均值超过80%。分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2.9%,反映出物流市场供需呈现持续活跃发展态势。

  上半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9.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物联与京东联合调查电商物流指数显示,受年中电商促销和节假日效应拉动,5-6月份家电3C类、家装建材类以及食品饮料、服装、化妆品等日用品类物流需求明显增加,对上半年高速增长拉动效应明显。电商物流指数中,总业务量指数平均为135.3点,农村业务量指数平均为134.3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电商物流业务量增长均超过30%,农村业务需求旺盛,中部和西部农村业务量增势突出,同比分别增长36.1%和34.1%。

  三、物流运行中运输效率继续改善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6.1万亿元,同比增长9%,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5%,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上半年,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6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今年二季度以来呈连续下降走势,分别比1-4月、1-5月下降0.07元和0.05元,单位物流成本连续回落,显示当前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物流领域“降成本”成效持续显现。

  分项来看,运输费用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呈放缓之势。其中,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费用同比分别增长7.5%、9.1%和5.7%,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受航空快递和油气运输需求大幅增加拉动,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8.6%和18.8%,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3.1和10.8个百分点;上半年,运输费用与GDP的比率为7.5%,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物流运行中运输效率的改善,一是由于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大宗能源原材料等物资的货物周转量放缓,二是政府部门持续推出运输环节简政降费举措,优化调整收费政策、开展收费专项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三是积极引导发展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快打通铁公水之间关键节点“梗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缝联接,显著降低了装卸搬运环节成本,上半年装卸搬运费用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装卸搬运费用与GDP比率为1.9%,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上半年,保管费用2.1万亿元,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反映资金占用成本的利息费用同比增长11.7%,比去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一方面由于利率上涨带来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经济运行效率有所下降,以工业领域为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存货周转天数为45.6天,比4月份提高8天,比去年同期提高14天,经济活动中周转速率放缓、库存上升,增加了资金的占用成本。上半年,管理费用0.9万亿元,同比增长9.1%,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从企业调研的情况看,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中物联重点企业调查数据显示1-5月份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超过10%,同时仓储、电商和快递指数中成本指数也连续处于高位。

  四、物流创新协同性不断增强

  面对不断变化的物流市场需求,物流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一是创新驱动物流转型升级。国药集团依托医药物流配送网络,搭建医药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除医疗机构外诊所、药店等终端物流需求。长江经济带沿线关键港口发挥内河中转港口优势,构建“北粮南运”、“北煤南运”、“江海转运”物流供应链体系,推进大宗物资和集装箱业务协同发展。苏宁建设智慧化仓储分拣设施,南京“云仓”单件平均拣货时间仅为10秒,是人工的五倍以上,顺丰和京东开展无人机试运营,电商物流和物流企业对高效分拣、智能路径规划、无人投送等智慧化物流的投入,仓储、运输和配送环节效率明显提高,6月份电商物流库存周转指数和运输实载率指数环比分别上升8.3和2个百分点。

  二是物流平台促进资源整合。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物流平台企业整合资源、促进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中储智运整合货主、承运商、承运人,优化配置公路物流资源,显著降低找货配货等交易成本,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平台车辆利用率,较传统运输企业提高了50%,平均等货时间也从2-3天,缩短至8-9小时,交易成本下降6%-8%。物润船联开发船舶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和交易平台,提供在线交易、线路优化等功能,联通船、货、港信息,提高供需配载效率。林安物流依托一站式物流平台服务优势,构建“基地+网络”、“商贸+物流”综合体,打造产业物流新模式。传化公路港深度衔接制造企业,开展网上智慧循环取货服务,形成供应链生态闭环管理。徐工智联智慧化物流平台与生产环节紧密对接,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产品信息追溯、库存可视化、订单和物流协同等服务,提高生产企业库存周转率23%,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18%。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