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绿色物流正在行动。企业普遍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公路运输企业加装汽车尾气过滤装置,电商和快递用电子面单代替纸质面单,大规模投放循环包装盒和包装袋,苏宁物流在北京等13个城市推广共享快递盒;中通循环利用帆布袋,可重复使用4-6个月,使用率是单条编织袋的100倍;顺丰使用二次文件封、免胶纸箱和可回收的EPP冷藏箱。苏宁物流改造基础实施、增强受力强度,在仓库顶部加装分布式光伏能源设备。菜鸟开设校园驿站“绿色回收专区”,已回收再利用的纸箱超过20万个。新能源车逐步投入到配送运输环节,京东引进千辆新能源车,菜鸟智慧新能源车单车行驶距离减少了约30%,空驶率降低10%,成本节省超过两成。
四是开放合作打造国际新优势。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闪亮名片,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490列,同比增长69%,运输更加趋于双向均衡,班列运送货物品类日益丰富,逐步扩大到汽车整车、高档食品、冷链商品等新兴品类。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京东物流在印尼建成当地最大电商物流网络,服务范围覆盖7大岛屿,近500个城市和6500个区县,85%的订单可在1天内收到。阿里巴巴增资东南亚本土电商,扩大海外竞争优势。顺丰顺应跨境电商高速增长需求,相继开通50多个国家的快递服务。
五、物流服务价格连续下行,企业盈利能力有待增强
上半年物流运行中存在物流服务价格特别是道路货运连续下行,企业资金压力增大等情况,物流业微观活动偏弱折射出当前经济活动存在一定的趋缓压力。
物流服务价格特别是公路运价震荡下行。上半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指数平均为49.7%,低于50%的景气水平。水运价格内冷外热,国内方面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上半年平均为1155.2点,同比基本持平,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795.71点,同比下降3.8%,国外方面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半年平均为1217.4点,同比上涨25%。公路延续去年以来震荡下行走势,上半年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99.3点,比上年同期下降9%,6月份当月为98.5点,比年初下降3.9%。尽管水运和公路都出现运力供需平衡改善的有利外部条件,但短期来看需求仍是决定运价的主要原因,从调研的情况看,部分平台上公路中长途及跨区交易频率有所降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物流园区司机配货时间延长,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综合反映出运价有所回调。
企业盈利空间收缩,资金压力加大。从物流企业看,上半年物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平均为50.1%,而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平均达到53.9%,6月份达到56.6%,二季度以来利润指数和成本指数差距逐步增大,反映出物流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物流企业资金周转指数平均为49.6%,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反映资金紧张状况在持续。从流通企业看,资产流动性下降,现金偿债能力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加大,1-5月份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1%;资产流动比率为111.7%,较去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资产周转率为0.4次,比去年同期降低0.04次。
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仍具备稳定增长的基础。从国内环境看,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基础领域关键性改革等在内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望继续积极推进,经济运行总体稳健态势没有根本改变,预计2018年全年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在6.5%左右,在此背景下物流业整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物流转型升级继续推进,“趋缓趋稳、优化升级、创新融合”将是物流运行的主基调。其中,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增速难有明显改善,而与民生相关的电商物流、快递速运、冷链、医药、汽车等物流需求和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物流业态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社会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