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国家邮政局刘君副局长在2018年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快递“最后一公里”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话题了。就像我们今天会议主题所说的"蓄势、革新、共进",“最后一公里”的每一步的革新和进步,社会各界都容易被感知,因为这是最贴近老百姓的一公里,也是我们服务能力一种集中体现。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我相信这一点正是每年吸引这么多业界有识之士齐聚一堂,共商共事的主要原因。通过峰会,我们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研究破解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点问题,共同研判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趋势和走向,我由衷地感谢社会各界对行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国家邮政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共识。作为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快递大国,如何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我理解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实现高质量的“最后一公里”。去年,我在这里提出了推动快递末端集约化、智能化、社会化发展,正是希望大家形成共识,并在末端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激励带动效应。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也呈现了高质量的一些特点。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20亿件,同比增长27.5%。全国已运营快递末端公共平台服务站达到4.2万个、智能快件箱达到24万组,分别较去年末增长35%和16%。通过智能快件箱,现在每天处理的快件量超过1000万件。同时,企业服务能力大大提升,跨境网络加快延伸,中西部地区增势明显,在拓展业务范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同时,快递服务质量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70.5%,快递服务满意度和时限准时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寄递需要应该说不断被满足,行业发展的内涵和质量都在有效的提升。
快递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我理解不仅是发展阶段的转换,更意味着发展目标、激励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全面转变。末端的问题和挑战,我理解也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既见树木、更要见森林,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和配置。同时,我更理解快递末端是我们行业发展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认为推动全行业末端服务走向高质量阶段,需要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力量的戮力同心、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借此,我有三点建议,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企业要加快末端能力创新,完善产品服务体系。
从企业端来讲,我建议要加快末端能力创新,完善产品服务体系。要坚持服务集约化的发展思路,在空间资源紧张、网点设置难的区域,重点推广公共服务站、智能快件箱等服务方式,发挥末端网络协同优势,实现各方资源共建共享。
一些大城市都在建设一些现实的服务商圈,我建议我们快递要主动加以渗透,比如北京15分钟的商圈,包括雄安新区地区建设2分钟商圈,还有上海,这些大城市现行的商圈,我希望快递企业主动的渗透和加载这些快递服务功能。
在道路条件复杂、通行压力大的区域,要积极优化末端运输结构,主动向厢式化、新能源汽车转型,有条件的企业要率先在大中城市的中心推动末端服务车辆升级换代。
最近,我们在推动末端通行的问题,实际上这里边确实有一个思路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的问题,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是不是所有层级的城市都要推行三轮车,也就是三轮车是我们今后在解决通行当中一个主推方向?我觉得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确实有不同的公共空间,这个事情确实在转变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加以考量。从现有快递运送模式来讲,从邮政切割过来的,基本上每一个企业都是处理中心到末端网点、到用户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一些大城市、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节点是不是可行?是不是可持续?
过去五年,中国快递业复合增长50%,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或者运送模式,意味着我们社会资源的占有五年内也是复合增长50%。是不是可持续?我觉得值得在座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好在现在有些企业也在积极的探讨,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末端这种存在形式包括服务形式,现在大家基本是在城市外围建立一些大的处理中心,实际上通过这种快速辐射或者错时配送的方式来解决效率提升和城市资源占用问题,在这方面,我建议我们思维要开放一些,要尊重传统,用先的理念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
第二,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政策供给,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条例和两意见”在末端服务方面搭建了非常好的政策框架,从发展、服务、管理等多个维度贡献了顶层设计,现在关键就是要抓好落实。我们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政策,释放末端活力,实现“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这方面我觉得国家局思想是比较开放的,最近我们马上要出台一些政策,在“放”的方面要实实在在有些动作,这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要求一些实际举措,第一方面,对全国现在近20万末端快递网点由原来许可一次性变成备案,第二方面,对现有的分支机构备案管理方式,原来三步走,改成一步走,极大提高效果。
第三,我们对现有的跨境试点城市要逐步下放国际许可审批权限,目的就是最大限度释放市场发展活力,及其解决末端问题,也是要靠政策的激励。 加快推进快递末端服务车辆通行管理工作,依法保障末端车辆通行、停靠便利,推进快递车辆依法上路、从业人员文明驾驶。
我们61号文件、快递条例尤其最近刚刚出台的1号文件,确实在车辆通行方面可以说国家或者在国家层面来讲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本方向就是事权是地方的,但是按照政府要求地方要为行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政策落实过程当中,我们确实见到一些成效,现在全国接近140个城市已经有接近一半解决了末端投递的问题,最近国家总局还要出台意见,提供大家可借鉴的模式,也包括理念创新的一些模式。
积极鼓励新业态健康发展,研究出台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同城即时送寄递业务监管模式,在法制层面上为新兴快递服务创造有利的环境。推动建立上下游数据管控规制,加快建立快递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保护和开放的共享规则,在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数据交换共享,提升服务协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