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内首台具备柔性多关节机械臂及主动视觉导航系统的机器人,由车体和车载机械手两部分组成,通过将移动机器人、柔性多关节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技术的完美融合,真正实现了机器人“手脚并用”的工业应用,可完成物料自动搬运、物品上下料、分拣等作业,满足工作现场灵活高效、低成本的导航布置。
机器人初创企业集中亮剑
目前,我国物流机器人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批企业投入该领域,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和新产品推广应用。涌现出一批如Geek+、快仓、海康机器人、艾瑞思机器人、怡丰机器人、苏州牧星等新兴物流机器人企业。
Geek+专注于提供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地为多家大型知名电商、零售公司、医药企业、制造业工厂等提供智能仓储解决方案。2015年11月,极智机器人拣选系统辅助心怡科技物流中心应对“双十一”高峰订单,取得很好效果。2017年2月,Geek+运维的机器人仓库帮助唯品会顺利度过“2.28春季美妆节”大促期。
快仓集仓储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实施、管理、服务于一体,已与菜鸟、中国邮政、唯品会、百世物流、国药、国电等重量级客户进行合作,开展了多个商用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北京艾瑞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SLAM导航移动机器人也是市面的一款明星产品,它可以依靠自身传感器在未知环境中获得感知信息,实时地创建周围环境的地图;同时,可利用创建的地图实现自主定位,还可以主动避开障碍物;另外,艾瑞思机器人自有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自学习、自适应功能。
生产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
与此同时,一些生产企业努力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大力推动物流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为制造行业实现仓储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做出了表率。
比较典型的是美的收购KU-KA机器人案例,希望通过“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的模式,全面整合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同时以工业机器人带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系统集成业务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美的已经投入超过50亿元用于自动化改造,在生产线上应用了超过1000台工业机器人。美的计划未来每年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投资10亿元。
再如海康威视自主研发并实施了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代替人力完成收货、分拣、搬运、入库、出库等物流作业。2015年,海康威视桐庐安防产业基地项目全面启动,使用了800多台海康威视智能仓储搬运机器人,实时管理超8万条SKU,累计管理物料30万条,为日产值近亿元的工厂提供了强大的仓储和生产物流支持。
政策市场利好物流机器人发展
根据权威机构 Tractica 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仓储和物流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4万台激增至62万部。十倍以上的增长,将让这些自主研发技术、掌握核心科技的机器人企业,拥有无法估量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估值。
2017年6月,在工信部的主导下,“仓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宗旨,将围绕引领国产仓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应用及质量提升,整合国内资源,促进整个行业内部以及行业与用户之间在政策、技术、市场、标准、应用等多方面交流对话与协作。
相信在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物流机器人将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