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洋物流首席运营官钟永军

2018-08-22 08:45

   1. 可以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在没有中欧班列前如何从事中亚运输的吗?

  没有中欧班列之前,或者说没有"一带一路"倡议之前,做中亚地区的运输真的很难,虽然现在竞争激烈了,但最近4年进入这块区域的物流运输从业者真的要感谢国家的倡议,首先市场繁荣了,同时政府支持,平台公司把产品都做成标准化,与传统海运操作相差并不多。

  我们在十六年前开始服务于这一区域时,在主流世界里它们是绝对的"新兴市场"。当时,中国通往中亚地区,全国铁路局都可以整列或零散发运,集装箱班列主要以连云港为主。十多年前中国铁路远没有达到如今这样的市场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想进入一个车站成为有资格发送国际联运的企业,必须上下求索才有可能。

  大洋物流成立于2002年,现已发展成下设十二家子公司,集物流运输、供应链管理业务为主的跨国集团公司。从成立开始,我们就专注于独联体地区的跨境物流服务,由于独联体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运输市场状况,让船公司、铁路公司、汽运公司等都不能单独在这片区域提供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

(制约独联体市场及时交付的因素 Johnson制图)

  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就需要服务的提供者了解这个片区实际情况,并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时要足够灵活。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货物要运输到中亚地区,运输需要过境的国家多,从海运到铁路,从铁路到另一国铁路,口岸换装,通关转关涉及环节多,让当时中亚地区的物流交付难度指数和非洲地区不相上下。我们需要把合作伙伴按照统一的目标拉到一个框架里协调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实践出我们认为的国际多式联运标准化流程即:"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这一引领当时行业解决方案,同时也把致力于国际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作为了我们的使命之一。

  我要特别强调,我们把致力于国际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作为了我们的使命,并不是简单的口号。通过这么多年的呼吁和发声,目前大洋物流已经成为了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多式联运标准化参与企业之一。 我们还提出了国际多式联运运单便利化(物权化),多式联运有箱承运人,等有利于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的标准化建设。

"多式联运有箱承运人"和有车承运人类似,通过一定资质认定,对于符合规定的企业的集装箱上铁路,部分享受和铁路箱一样的价格政策,起到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多式联运设备制造,环节集装箱用箱难等问题,制造业也同时得益。

2. 现在多个城市都有中欧班列,您看现在和过去,有何不一样?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主要联接载体,是沿线国家的贸易主要通道,用中国那句老话:"想致富先修路"!有了物流通道,贸易才能够畅顺无阻,有贸易往来与沿线国家的人员和文化交流就会增多,通过这些,我们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非常高兴的看到现在一些从事中欧班列的已经从只求量,到服务客户质量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比如:服务于跨境电商的班列,冷藏运输班列,以及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客户较高交付需求,从而得以提高班列盈利能力。

  3. 您现在满世界飞,您怎么看中欧班列的未来?

  以我个人观点看,中欧班列通过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各地的政府也在不遗余力支持,客户和市场教育已经充分,我认为以下有两种班列应该是具有光明前景:

  以较高的服务质量,满足那些对交付要求较高的客户:如跨境电商,食品,电子产品等,他们已经把中欧班列作为供应链交付上面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想要替换掉这个工具,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对于那些内陆地区到欧洲内陆地区对开的班列,通过这么多年的优化,最终的运费成本我相信与传统的海运相比,并不会处于太大的劣势。而且交付的速度上面,无需累赘,肯定完胜。

  在赣州班列我们属于平台公司,从当地的政府投资公司得到支持资金,与他们一起统筹规划,开行中亚中俄,中欧班列,欢迎大家前来洽谈合作。

  5. 您在和哪些平台公司合作,在选择平台公司的过程中,哪些因素重要?

  我们和几乎所有中欧班列都有合作,在选择平台的过程中,服务永远是第一位(其实价格是第一位的,原谅我的耿直,因为我的客户会用脚投票),然后是开行的班期和效率,和对接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态度.

  6. 俄罗斯木材和粮食未来对中欧中亚班列有什么样的影响?

  俄罗斯的木材和粮食,主要是对于中欧班列回程货物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回程班列的重载率会提供一些支持,但所有的班列都面临一个问题:俄罗斯进口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但俄罗斯的出口区域(无论是粮食和木材),距离这些城市很远,如何让这些集装箱合理的调配到俄罗斯的出口区域,大洋物流在俄罗斯设有自己的子公司,通过深入运营中俄进出口班列,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已经有了完善的循环解决方案。

对于中亚地区也同样是进出口货源的匹配程度,中国从中亚地区进口大量的资源型货物,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中国转向独联体继续采购大豆等大众商品,目前中亚班列已经能够基本做到往返平衡。

  7. 您的公司专注独联体国家多年,中欧之间你们有何长期规划吗?

  其实我们有大量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去了欧洲,可能是我们在独联体这一块区域运营能力比较强,所以行业里已经对我们公司有了固有印象。目前我们在欧洲当地的服务,是通过关系比较紧密的合作伙伴来实现的,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在欧洲设立1到2个分公司,进行本地化的服务延伸。

  8. 您怎么看独联体国家的物流服务,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不可否认,依然是很难的一个区域,但是通过我们多年的深耕,以及本地化,我们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场都有子公司。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投资到这些独联体国家,当地人的整体服务理念得到了提升,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些国家的物流服务一直在稳步提升当中,通过管理输出,为当地物流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独联体国家,因为地缘关系很多国家与中国接壤,都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去投资,需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平等互信,相互尊重,相信会受到欢迎。

  9. 您怎么看运单便利化?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