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之前,我们就提出了希望运单便利化,特别希望国际多式联运提单的合法化、物权化,呼吁国家能出台有关于多式联运提单的法律法规。对于这项议题,我们给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都派过了,专家也到我们公司调研过,我们也为此写过报告,我们希望推进国际多式联运提单便利化。 如果要欧洲国家来认可有难度的,是否可以从上合组织?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始试行使用多式联运提单,从而推进国际多式联运提单的使用。
10. 您如何平衡家庭和您的工作?
确实很难平衡,一周前,我看到广州公司赵总的朋友圈:他太太在他生日那天写给他的一封信。大意是,你为了班列,为了一带一路频繁出差,孩子第一次钢琴表演你不在,孩子生病你不在... 但能理解他的不易,她依然爱他。
11. 和俄罗斯人、欧洲人和中亚人相处有什么不一样?
都一样,他们都是老外!哈哈哈,欧洲人比较讲规则,讲规矩。俄罗斯人表示:"你得听我的,按我说的办! 中亚人:相对灵活,容易变通.
12. 您可以随便分享一个您和物流的故事?
我一直相信,物流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的,可能大家都有一些类似相同的经历,你要向一个人解释一件事物的运用方式,你手脚并用?他依然似懂非懂,如果你把他拉到现场,你只要手指指,他就了解一切运营的奥秘。如果我在做一个培训的话,我愿意把人拉到车站或者港口去看看现场,去真正了解他们的运作。
2007年的时候,我从广州坐火车到连云港,从连云港坐火车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因为货物是这么走的,我跟着货物走这条路,我能亲自去看一看,货物都会经过哪些地方,客户问我的时候,我能清清楚楚的告诉他,因为是我亲眼所见的。
因为这样的一个执念,我到访了很多国外的车站、港口、码头,从伊朗的阿巴斯港开车到与土库曼斯坦接壤的萨赫拉斯,从第比利斯到poti,而最近的一次是跑遍了俄罗斯的出口区域包括伊尔库斯克、卡拉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车站,去和车站站长交谈和当地车站的普通员工闲聊,得到一些非常特别实用的信息。
因为我相信眼见为实,现场有神灵!
13. 完美的中欧班列是什么样的?
完美的中欧班列是从中国城市发车7天到任何一个欧洲目的地;实现真正商业化运营,靠服务赢得高溢价,客户愿意使用和支付;没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