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仓库经理应该掌握的四大模块

2018-10-22 09:10

  项目计划在制定之初,最好是项目组内部,甚至是跟客户之间达成共识,确定成功启动的标准,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凝聚力。项目正式开始运转之后,启动小组要与运营团队的人员进行交接。达到成功标准,即意味着项目启动工作的正式结束。

  四、运营管理

  仓库开始运营后,第一件事儿便是收货,建立库存。进入新仓库的货物,有一部分来自工厂,有一部分来自其他客户仓库的调拨。最繁琐的要属第三种,即从原有的供应商仓库转移过来的剩余库存了,在这里称之为移仓。

  收货,建立库存

  前两种到货方式,只要在收货时正常盯住即可,基本上不会出现大量的货损和箱皮变形。但转仓的这种,却是要非常小心的。因为很有可能会出现箱内短少、混代码、混批次的情况。有句话叫做,“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借用到仓库管理上,只有彻底一箱一箱检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库存中有多大的窟窿。

  原有的供应商为了降低自身的损失,会考虑将一部分异常的货物夹杂其中,妄图侥幸过关。我记得之前收货的时候曾经见到过纸箱内装的全是矿泉水的情况。如果是由新的供应商负责从原来的仓库到新仓库的运输,那么最好是派人到前端进行交接,安排装卸工,重新翻盘后再装车。因为一旦货物转移到新的库存中,责任也随之转移了,发现异常后,你再找回去,没人会承认的。

  仓库调度及作业团队

  仓库收、发货作业的正常运转,是由两个关键的团队在发挥作用,一个是仓库调度团队,一个是库内作业团队。调度团队负责根据仓库的作业能力回复车队的卸货及提货预约,安排作业时间。库内作业团队,负责完成卸货、清点、交接、入库,备货、清点、交接、装车。

  库存准确率控制

  仓库除了要保证收、发货的效率外,还要确保库存的准确率。比如,拣货员拣货完毕后,会盘点排位上剩余的库存,仓管员在发货时,会对拣货员拣选的货物做复核;比如,盘点人员会对当天有操作痕迹的货位进行盘点;比如,安装一些摄像头,加强出库时的检查,防止货物被盗……这些都属于库存控制的手段。

  曾经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库位上发生箱皮破损,内部产品外露,不及时处理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偷盗欲望,很少人会刻意把产品的外箱划破或者胶带划开故意进行偷盗。所以,目前还在做仓库管理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此问题。

  仓库安全管理

  仓库是一个用工量比较大的场所,来回行驶的设备也比较多,所以,安全管理也是一个重点。我曾经听到过,叉车司机往备货区放货时没注意到正在清点货物的司机,叉车轮子轧到其脚面的情况;也出现过拣货员离开电动地牛后没拔掉钥匙,一个没有通过考试的仓管员驾驶地牛把小腿撞伤的情况……

  对于需要特殊作业证的岗位,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如果默许让那些没有通过考核/拿到工作证书的人员去操作特种设备,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管理人员是要承担管理责任的。

  另外,进入库区的人员,一定要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常见的劳保用品有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砸伤)、安全鞋(脚面上方内置一块钢板,保护脚面和脚趾)、反光背心(反光,可以引起注意)。今年投稿了一个仓库安全管理的标语,分享给大家:

  安全帽乱了你的发型,遇险时却保护了你的性命!

  安全鞋穿着虽然笨重,遇险后却能让你走的轻盈!

  反光衣穿着虽然多余,关键时刻能提醒他人注意!

  作业质量管理

  除了安全管理外,质量管理也不能忽视。围绕质量目标,开展各项质量活动,比如:组织人员进行日常巡查、质量月主题活动、外部审计或者评估等。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分析原因,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不仅要给出即时性的解决,还要做到系统性的控制。

  举例,发现了某处的鼠胶上有一只老鼠,那么除了要立即把老鼠清走、更换鼠胶之外,还要分析周围是否有鼠洞或者密封不严的地方,同时,检查库房内所有的鼠胶,看看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此类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业流程优化

  仓库正式开始运营半年或者一年后,运作团队需要结合实际的运作数据对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优化。以前,我曾经使用过一个工具叫做WPI(Work Process Improvement),翻译过来,叫做工作流程改进。

  这个工具主要是针对操作流程中的某个环节进行分析,比如叉车司机备货。这里面还用到两个小的工具:第一个是时间表,即用秒表掐出出每个动作所耗费的时间,精确到秒;第二个是面条图,即在仓库布局图上绘制出作业人员完成某个动作所行走的路径。结合这两个工具,找出工作流程中的浪费,从而对作业流程进行优化。

  其实仓库管理这个话题比较大,而且事无巨细,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讲得完的,以上只是从中抽取的一部分关键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夏安!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