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妙物”品牌:阿里设立了“妙物智能产品中心”,提供产品定义新品孵化、产品外观 ID 定义、数据学习反馈升级、消费洞察场景打造等能力。
智能新品扶持:在双十一大练兵中,从 2017 年的 1682 亿到 2019 年的 2684 亿,销售额的攀升不再是人口红利的助推,而是消费者运营和兴趣深度挖掘的结果。天猫精灵将通过产品共创、销售渠道共建等方式,基于对消费者洞察的深厚积累,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爆款新品。
厂商组团出海。目前阿里已经在全球部署了 4 个 IoT 核心节点,14 个加速计算节点,支持 12 种语言,覆盖 200 多个国家。设备厂商只用一套 SDK 软件开发工具包就可以在海外销售产品,大大降低成本。
02、从超级入口到超级枢纽
整体而言,“双百计划”都围绕 AIoT 生态圈的能力全面升级开展。
天猫精灵对于阿里来说,其战略定位并不只是一款音箱产品,也并未止步于智能家居的入口。
谈到具体打法,船长认为“天猫精灵妙物”是一个生态合作开放的品牌,阿里会积极与小米米家、华为智选、京鱼座中的生态企业合作,不具备排他性,充分敞开怀抱。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接口”的重要性高于“入口”。这个趋势涵盖两个层面。
首先,从超级入口到超级接口。
超级接口有两层含义,“超级”是指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接口”是指一种 toB 的中间层形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业务,并不直接 toC 触达消费者。
从超级入口向着超级接口转变的一个典型做法,是从打造超级 APP 转变为布局超级 API。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说是在 AIoT 时代,抽象提炼的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最大公约数。这与阿里提出的“被集成”战略有异曲同工之效。
AIoT 的方案中,涉及端、边、管、云、用各个层次,并不是一个轻量级的快跑道。面对众多技术架构,复杂管理体系,以及各种应用场景,“入口”正在变得普及化和广泛化,过去的集中性“入口”正在失去其战略价值。
APP 应用也不再是一种可规模化复制的打法,因此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更底层、更通用的超级“接口”和超级 API 便成为了普遍选择。
如果使用模块化的思想,暴力拆解一个 APP,可以理解为一个等式:
APP = UI + 各种 API
一款智能硬件,则因循解构为:
智能硬件 = 通用硬件模块 + UI + 各种 API
API 将一个个基础性通用能力封装起来,以便被各种合作伙伴集成,从而撬动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从超级接口到超级枢纽。
很多巨头正在试图把自己变成“超级枢纽”,增强生态之间的流动性。前文提到,阿里正在积极拥抱各种生态圈中的合作伙伴。
随着 5G 时代来临,AIoT 不再是个别的设备连接,而是由“场景智能”构建的“智能生活”。场景智能需要由多种合作伙伴的能力叠加构建,在不同的生态之间建立互可操作性,达成协同发展、做大市场蛋糕的共识。
在增强了生态圈之间的流动性之后,合作伙伴的自主性更强。目前 AIoT 生态圈普遍是单核心模式,由一个领军型核心企业与众多服务提供商组成。作为生态核心的企业,如何建立信任和粘性,让合作伙伴们愿意与之长期携手,是巨头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因此巨头们只做超级接口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升级为超级枢纽。其典型特征是,枢纽性节点具备驻守要道的战略地位,并且形成了能力聚合而产生的战略粘性。
阿里云 IoT 与天猫精灵的结合,基本构成了这两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