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两年平均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都比一季度有所加快,呈现出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稳固。今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运行在5.5%以下的调控目标范围之内,总体走势是稳中趋降。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3%,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市场活力回升,经营活动恢复,为居民增收特别是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个特征是保障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各地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做好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均有较大增长,带动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8.6%,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
第三个特征是收入分配的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比上年同期缩小0.07。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7月份以来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和散发疫情,这对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生产经营进而居民增收造成一定影响。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三个重点”,着力稳定和促进居民增收。
第一个重点是促进就业。贯彻落实好《“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创业带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努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动劳动者增收。
第二个重点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要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第三个重点是强化困难群体帮扶。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健全临时救助政策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推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
03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记者:
我们注意到,5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密集出台电价改革措施,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积极评价。能否介绍一下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情况,还将推出哪些改革措施?
彭绍宗: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电价改革,创新抽水蓄能价格机制、出台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实施更严格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制度。这4大重点改革措施的出台,正如刚才记者朋友说的,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积极评价。
一是创新抽水蓄能价格机制。明确以竞争性方式形成抽水蓄能电量电价,将容量电费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同时强化与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衔接,释放出清晰强烈的价格信号,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为抽水蓄能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出台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明确从今年开始新建风电、光伏发电进入平价上网阶段,今年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能保障新建项目实现较好收益,将有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对电力系统峰谷差超过40%的地方,明确峰段电价、谷段电价之比原则上不低于4:1,还要求各地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在高峰电价基础上对尖峰电价进一步加价20%。这就能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推进储能在更大空间上发展,对保障用电高峰电力稳定供应、提升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率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实施更严格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制度。2025年前,对电解铝行业,分三步提高能效水平要求,对达不到要求企业的用电实行累进加价,向电解铝这个年耗电量超过5000亿度的高耗能行业发出明确警示信号,持续倒逼企业节能增效、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