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1.5万多家GP,以及数量更多的LP而言,在如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以及避免、化解不必要的纠纷方面,该案的结果应该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GP未经过我同意,就将我的份额卖掉了。”近日,王兆乾向投中网吐槽自己遇到的一件糟心事。
王兆乾是一只创投基金“深圳市协同创新旅游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协同创新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协同创新基金是一只单项目基金,定向投资于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纵目科技。
目前来看协同创新基金的收益应该是非常不错的——纵目科技在2021年6月官宣了1.9亿美元的D轮融资,发展势头非常好。
但王兆乾告诉投中网,就在2021年5月,他突然被GP方告知自己已经退伙,不再是协同创新基金的LP。
根据中基协的统计,截至2022年1月底,中国已经有31000多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15000多只创业投资基金,再创历史新高。随着中国创投业愈发繁荣,创投基金越来越多,GP与LP之间的纠纷也已屡见不鲜,纠纷的起因也各种各样。但王兆乾所说的不经同意就被卖掉份额,仍然有些骇人听闻。
带着疑问,投中网也联系上了协同创新基金的管理人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协同资本)实控人李万寿。李万寿向投中网表示,王兆乾的退伙是其主动提出的,协同资本作为GP已经最大程度为他争取了利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此前,王兆乾已经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了仲裁申请,仲裁庭也已经做出了裁决。对于中国1.5万多家GP,以及数量更多的LP而言,在如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以及避免、化解不必要的纠纷方面,该案的结果应该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一只冉冉升起的独角兽 已获小米投资
这件事要回溯到2016年,当时王兆乾与其他9位投资人,共同出资设立了协同创新基金。工商公示信息显示,基金总出资额是1920万人民币,其中王兆乾认缴100万元,持有基金5.20833%的份额。
紧接着,协同创新基金完成了对纵目科技的投资。根据纵目科技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时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2016年6月21日,协同创新基金与协同禾盛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同禾盛将其持有的纵目科技10%的股权及1987.5万元出资义务以12.5万元价格转让给协同创新。
协同禾盛也是一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是深圳市招银协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实控人同样是李万寿。
简单来说,协同创新基金在2016年以2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纵目科技10%的股份,如此后者当时的估值应是2亿元。
此后,纵目科技2017年底又选择从新三板摘牌,财务数据不得而知,但从融资势头来看发展非常迅猛,每年都有至少一轮融资,数额也是越来越大,成为一家自动驾驶赛道的明星公司。2021年底,纵目科技入选了媒体评选的汽车交通领域年度独角兽榜单。
纵目科技融资历程,来源:CVSource投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