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握嘉里物流这个“王牌”之外,顺丰手中同时还有另外两张“大小王”——一张是整合DHL大中华区供应链之后的顺丰丰豪,另一张是2018年合资、控股和整合后的新夏晖。顺丰丰豪聚焦于快消品与零售、汽车、生命科学与医疗、高科技、工程与工业制造等行业,为客户提供从原料采购、生产、仓储、运输到进出口清关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端到端服务。新夏晖则为餐饮和食品企业提供冷链物流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结合干线、支线、城配能力,实现冷链服务全国覆盖。嘉里物流、顺丰丰豪、新夏晖的融入和壮大,都传递出同一个信号:顺丰最近几年在业务拓展和生态体搭建中的并购整合效应正逐步释放,且真正开始跻身为国际化综合物流企业。03历史不会重演,业务量不是唯一KPI
今年春节复工后,从3月第二个星期开始,国内多个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此轮疫情之凶猛,快递也深受影响;而顺丰,又是波及最大的那个。面对如此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很多人开始担心2021一季度遭遇的“滑铁卢”会不会又在今年重演。对此担忧,顺丰相关负责人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进行了坦诚和详细地回应。顺丰表示,在疫情最深的时候,因为全国近17%的网点暂停收派,确实影响到了部分业务量。但从3月第四周开始,受影响网点就逐步减少,截至3月29日,受到波及的网点只有约11%,总体件量呈复苏态势。值得指出的是,顺丰的多元化不单体现在产品维度上,同样体现在地域维度上,具体来讲,顺丰的业务不只聚焦华东,在华南、华北、中西部等区域都较为均衡。因此,虽然3月第二周和第三周件量有些减少,但第四周已经呈现出逐渐复苏态势,3月业务影响总体可控,再加上1月和2月票均单价有所提升,2021年一季度的情况不会重演。一个人不会在同一条河里跌倒两次,顺丰当然也不会让历史重演。尤其得注意的是,顺丰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释放的另一个信号——业务量不是唯一KPI,顺丰2022年的经营基调是稳健发展、利润健康、提升双满、竞争领先。具体到产品维度,顺丰的策略上大体上仍然是做减法,更加清晰地展现给客户。在标准网络产品规划上提出“一张网络、两大产品、三种时效”,分客群、分场景、分渠道、分流向,匹配不同产品策略,差异化满足客户需求,构建整个行业服务标准的同时,建立领先的时效运营交付能力,持续拓展新业务。实际上,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顺丰的健康利润和稳健经营政策的实施已经得到初步成效,利润总额在第三第四季度好转。2022年1-2月也同比好转,客单价持续环比上升,就背后就是调优产品结构的结果,也证明“稳健+利润”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在顺丰的规划中,未来对于时效件还将赋予更多内涵,时效快递业务未来的驱动因素将不仅局限于商务类和消费类,生活服务、工业生产等方面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正在发生,公司能够在为客户不断提升效率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收益。谈及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经济件发展,顺丰则表示,平台及客户日益凸显的分层寄递需求推动整个经济件市场呈上升趋势,经济件也逐步从低端走向高端。其中,直营电商业务主要通过差异化服务、新服务标准的建设,以及配套资源的投放,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加盟电商业务则是柔性、低时效敏感业务,适度的单量能够帮助时效件去摊薄在收、转、运、派各环节刚性的成本。综合来看,顺丰对经济件总体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跟“大网”存在很好的协同机会,不会轻易放弃,但是也会秉承“健康经营”原则合理投入发展。
结语
透过年报我们可以看到,顺丰早已走出波谷,基本盘的稳定和强大也为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与此同时,顺丰在前几年的“撒网式”收购和新业务孵化也迎来收获期,快运、冷运、同城、医药等细分领域均处在领先位置,2021年还收获了三家上市公司,业务的边界越来越广,多元化的生态布局和协同效应正在得到充分释放。最后,老鬼想放一张近期在网上看到的、感触最深的照片——上海顺丰小哥冒“疫”奔忙。
从业绩上看,顺丰已然穿越火线,在2021年逆势翻盘之后,未来也更加可期。从抗疫和战疫的表现来看,自2020年起,不论是全国范围内的驰援,还是精准调控下的动态防御,顺丰小哥从未下过火线。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或许只是他们的一个背影。而他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讲述和展现着顺丰骨子里的另一种坚毅与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