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分别在2021年7月和9月对中创新航提出了知识产权侵权申诉,共涉及5项专利,并向中创新航索赔共计1.85亿元,并要求中创新航承担宁德时代产生的相关法律费用300万元。
目前,中创新航已就该五项宁德时代持有的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权无效。该申请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审阅过程中。
盈利能力弱,扩产压力大
性价比是把双刃剑。2019年至2021年,中创新航营收由17.34亿元增长至68.17亿元,不过,其这两年才逐渐走出亏损。同期,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0.05亿元、1.4亿元。
定价较低,意味着原材料价格的轻微变化,都与中创新航的盈利水平高度相关。
2019年至2021年,中创新航的毛利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8%、13.6%和5.5%。其中,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 %、13.7%和5.5%,储能系统的毛利率分别为16.1%、13.0%和5.6%。2021年中创新航毛利率下滑,正是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019年为28.45%、2020年为26.56%,远远高于中创新航。
2019年至2021年,中创新航销售净利率分别为-9.02%、-0.65%、1.64%。宁德时代2019、2020年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0.95%、12.13%。
利润空间微薄的中创新航,对规模的追求就较为迫切了。此次IPO募资,主要用于新建和扩建多个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的产业基地项目。
2021年,中创新航产能为11.9GWh。2021年11月,中创新航的规划产能目标从原来的2025年实现300GWh提升到500GWh,并先后宣布常州、厦门三期扩产项目,新建成都、合肥、武汉生产基地项目。
中创新航在招股书中写道,预计2022年、2023年有效产能将扩大至约25GWh及约55GWh。要实现2025年的目标,压力并不小。
相比之下,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产能为69.1GWh,到2025年合计规划产能超过750GWh。
(宁德时代锂电池原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活性材料、三元正极活性材料)
一位锂电行业观察人士向市界表示,除了产线建设之外,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一大差距还在于上下游资源调动能力。比如从上游锂矿资源来看,2018年,宁德时代投资了坐落于宜宾的天宜锂业;下游车企的合作方面,宁德时代和吉利成立了合资公司“时代吉利”等。
此外,中创新航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2021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82.9%,其中广汽集团贡献的营收过半,2020、2021年占比分别55.1%、51.9%。换句话说,广汽的订单是中创新航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大基础。
不过,就在中创新航急着扩产的时候,其第一大客户却开始自研电池了。
2021年10月底,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的议案》,宣布将布局自研电池。2022年3月份,广汽埃安的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已经打桩开建。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还未触顶,但当最重要的客户也参与到竞争中时,对于中创新航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