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快运竞争进入新阶段

2022-04-15 17:03

  微信图片_20220413093248.jpg

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物流絮语

  编辑 |物流絮语

  图片来源 | 网络

  相较于快递行业7450亿的市场规模,快运市场规模是其两倍有余。作为万亿级别的快运市场,目前的竞争态势如何呢?我们从近一年来的两次收购中可看出端倪。

  一、两次收购

  两次收购,一个是百世快递业务被极兔收购,一个是京东收购德邦,二者都是物流领域轰动一时,上了热搜的,有影响力的兼并事件,而且,都与快运有关,不过,百世是出清快递业务,专做快运,而德邦,则是被京东控股。

微信图片_20220413093353.jpg

  然而,不管怎样,这两次收购,无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上,还是实质上,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消息说,传出德邦被京东收购的消息后,零担快运行业的人总是忍不住自问,快运,还有未来吗?投资人质疑快运是不是一个还值得投入的市场?

  先说百世出清快递,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团和极兔速递共同“官宣”,百世集团将其在国内的快递业务以约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极兔。

  不错,快递是百世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占据百世集团整体营收六成以上,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出清快递,正如集团创始人周韶宁所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然而是一个纾解百世困境的举措。

  出清国内快递业务,百世将聚焦快运,自然而然,快运板块已经取代快递成为其主要业务板块,百世集团2021年年报显示,实现了净利19.453亿元的盈利,这是一个好征兆,百世的快运业务将更上一层楼。

微信图片_20220413094500.png

  其实,百世快运自2012年起网,是国内快运领域的先行者,业内推崇的三大快运企业之一,不论从货量规模还是网络实力来说,百世快运都具备一定优势。卸下了快递业务的“包袱”之后,轻装上阵的百世将深耕“快运”业务,百世将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快运,未来的发展,指日可待。

  再说京东收购德邦,3月初,京东收购德邦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最后,证明是事实,京东物流收购德邦物流66.49%股份,控股德邦。

  德邦,这个老牌快运企业,在坚持了26年长跑之后,在曾经的辉煌不再,经营业绩上持续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不得不归属于京东旗下。

  2018年,德邦上市并更名为德邦快递,全面转型大件快递业务后,德邦的股价就一路下滑。转型快递这一举措并没有给德邦带来良好的效益,抛开主业,到一个不熟悉的,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似乎不是理性的选择。也许,德邦当时的设想是推行快运快递化。

  不管怎么说,与快运有关的这两次收购,使快运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上市的三家快运龙头,德邦,百世,安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都不太好。

微信图片_20220413093339.jpg

  有“快运之王”称号的安能物流,在港交所上市后,股价也是一路下行,4个月时间内总市值蒸发超百亿。德邦被收购,百世断臂求生,其它快运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

  这现象究竟是暂实的状况,还是常态呢,快运未来如何呢,我们认为,快运市场还是有前途的,但需要从自身找原因,就此,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二、一字之差

  快递与快运,只有一字之差,有其不同之处,也有其相似的地方,并且二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微信图片_20220413095254.jpg

  最初快递网络兴起时,快递和快运之间并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很多快递网络50kg以上的货物也运,只不过后来随着电商快递的快速发展,才逐渐将一些非标和超重的货物剔除出网络。

  快运和快递在商业模式,经营方式和网络形态上,又非常相似,所谓快运,一般重量、数量、体积上都比快递的运输对象大,然而与传统运输有又区别,传统运输是点对点的运输,局限于火车站、机场、货运市场或指定的集中收货场地,快运则以做门到门服务为主要产品,直接送到终端收货人手中,从这点上说,又有快递特质。

  快运服务此前曾以30公斤以上500公斤以下小票零担市场为主力,但近年来其业务的上下限在不断扩展,与快递、大票零担的界限日益模糊。快运行业的快递化是行业近年变动的趋势,用快递的标准来做快运,在核心的寄递时限、上门服务等方面全面对标快递,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货物也从网上购买了,这也意味着大件时代到来,快递企业难挡这一诱惑,从而瞄准这一蛋糕,这就是快递的快运化。

  虽然快运与快递二者在网络模式、经营与运营管理思路上都极其相似,但从内部看,快运与快递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两者所面对的市场有明显不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