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银行的信用背书,部分投资者大胆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但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信托产品爆雷,成为“冤大头”的他们不得不为无法兑付的资金而犯愁。
7月4日,世茂集团在港交所披露了公司10亿美元债违约的情况。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了热搜。
除债权人外,被世茂集团“殃及”的还有五矿信托和招商银行。此前,招商银行因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产品到期无法兑付而备受关注,穿透该项目后发现,底层资产正和资金链紧张的世茂旗下项目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除了鼎兴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爆雷,由五矿信托发行的其它信托产品也出现了逾期的情况。而在购买逾期产品的投资者中,游戏圈的“新晋土豪”米哈游科技有限公司也身在其中。
米哈游公司因为手握《原神》《崩坏3》等知名游戏,近两年赚得盆满钵满。公司用兜里揣着的资产进行理财投资,购买了五矿信托的信托产品。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产品到期后无法收回本金及收益的米哈游最终将五矿信托公司告上了法庭。
据中新经纬报道,米哈游购买的逾期未兑付信托计划,并非是鼎兴系列产品,而是五矿信托发行的另一款信托产品,投向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另一家深陷债务泥潭的大型房企。对此,市界联系了米哈游科技有限公司,对方并未针对此事进行回应。
本想通过投资实现资产增值,却有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游戏新贵被“渣”背后,既折射出房地产以及信托公司频繁爆雷的现状,同时也为代销理财产品的招商银行敲响了警钟。
到底是谁的锅?
招商银行最近正因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信托计划爆雷而备受质疑。
鼎兴系列信托产品共有15期,成立于2021年的3月-6月之间。该系列产品由五矿国际信托公司管理,由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进行代销。市界查询了招商银行代销的产品电子合同后发现,该系列产品要求投资者100万元起购,持有期限为12个月。
除此之外,鼎兴3号-鼎兴15号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预期收益率)均为5.8%,而鼎兴1号和鼎兴2号产品则包括5.8%和6%的业绩比较基准。选择鼎兴1号和2号这两款产品的投资者,若投资金额在100万-500万之间,业绩比较基准为5.8%,若投资金额在500万以上,则业绩比较基准为6%。
经统计,除了鼎兴5号产品募集金额为0.547亿之外,其余产品的募资金额均在1.5亿元-2亿元之间,计划募资总规模共25亿元。
截至2022年6月18日,五矿信托-鼎兴系列所有产品已经全部到期,然而多个产品出现了逾期的情况。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投资者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人不淡定了。
一部分投资者(米哈游公司)选择起诉五矿信托违约,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招商银行代销信托产品存在违规行为,对招商银行的不审慎行为提出了质疑。
据时代周报报道,多名投资人称,选择购买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产品时,招商银行客户经理以“招行销售的信托产品从未出过任何问题,没有风险,留给优质客户”等话术,诱导、误导大家购买该系列信托产品,却没有过硬的风控措施。
除此之外,该产品最初在招行App上线时界面描述为基金,但于2022年5月修改了产品信息,删去了“基金”二字,同时增加了对于“房地产融资类产品”的解释。
(鼎兴2号产品删去“基金”字样前后对比。左图来源阿尔法工厂研究院,右图来源招商银行APP)
市界查询了基金业协会公示的私募基金,在五矿信托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中,并没有找到该产品的备案。对此,基金从业者赵宏告诉市界,基金募集产品必须有资质,如果一个基金产品没有备案,是不具备募集权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代销五矿信托的产品“爆雷”,并非是招商银行首次陷入代销风波。
2021年8月,招商银行踩坑华夏幸福,代销的5亿规模“大业信托-君睿15号”出现违约,无法按时向投资者支付收益,拉开代销产品爆雷的开端。
随后,涉恒大的66亿规模“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逾期。经过协商,最终按照延期2年兑付的方式处理。
2022年5月,招商银行代销的“中航651号”信托理财产品,待回收本金及投资收益同样存在逾期风险。
作为零售之王,近年来招商银行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接的高净值人群要具有 2 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 500 万元,或者近 3 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40 万元。满足条件的自然人,以及最近一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和金融管理部门认证的投资者,才有资格成为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合格投资者。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1年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有1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2.09% ;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3.4万亿,同比增长22.32% ;户均总资产2780.4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了5.16万元。
然而招商银行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过程中,提供的代销产品却风波不断。
“减脂增肌”的信托行业
信托产品频繁爆雷,和房地产行业下行脱不开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