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超:现在的客户群体非常多。比如美妆,产品品类多,件又小,有爆款出货和零散出货,只要符合这些特征的 AMR 都能帮上忙。还有药品 Online to Offline 的销售门店配送,类似的还有服装鞋帽,汽车零配件。
AMR 对仓储物流行业提供的最大机会,第一是让人的效率提高,同时能降低淡旺季波动的人力成本;第二是推动了整仓的作业,检测仓储流程的流畅度还有数据收集能力,都能在复盘时帮助优化。
除了物流领域,在工厂里也可以做线边的配送料,做一些新型载具的上下料。这些场景都有一些接触,也有真实的客户。我们现在的客户群就集中在工业和物流两个领域,工业领域还在接触,物流的客户比较多,主要是围绕电商和生活时尚类货物等。
Syrius 炬星部分合作伙伴 | 来源:Syrius 炬星官微
Founder Park:电商大促期间,AMR 机器人的优势是什么?
蒋超:任何以 AGV 为基础的物流系统都适应不了电商大促。因为做自动化系统,就算给系统做冗余,最大吞吐量冗余做到 20% 或 30%,也应付不了 10 倍、20 倍的订单量,需求的增长是没有办法立刻解决的,只能靠临时招聘大量临时工解决。
AMR 机器人恰好能代替劳动最繁重的环节,让人和机器人协作一起工作。机器人能引导临时工去找货,所需的数量和型号都显示在屏幕上,只要识字就马上可以开始工作了,所以适应性会比 AGV 好很多。首先不需要改仓库,其次是能引导人、推动系统来共同提高效率。人只需要捡货,放到机器人的货框内,让机器人去跑腿,原本的走路时间可以用于做更多手上的事情。
03
为何在创业初期
选择日本市场
Founder Park:为什么公司起名叫 Syrius?
蒋超:刚创业的时候流行一句网络语,要仰望星空,期待未来,所以就想根据恒星命名。天上最高的、肉眼可见最亮的是天狼星,它的英文是 Sirius;做了一个变体,把字母 i 换成了 y,其实就是天狼星的意思。
Founder Park:创业之前哪些经历具有关键性影响?
蒋超: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
我个人是大学毕业之后就出国念书了,在海外生活了大概 12 年的时间,待过日本、美国等,适应了那种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陌生环境,靠自己重新来过,自己招呼自己,自己把事情想清楚,这对于我创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次就是在硅谷的工作经历。
大学的时候我在西安交大人机所做过一些 CV(computer vision)的项目,写程序检测图像边缘等,但是当时并不明白 CV 该怎么用,以及能做什么。后来在谷歌参与 Project Tango 项目后,才知道 CV 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2013 年加入 Tango 项目,经历了两代产品:Peanut、Yellowstone。第一代和 Qualcomm 合作,二代和 NVIDIA 合作。项目的目的是使用设备本身的传感器获取室内的图像及景深信息,再利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在屏幕中显示动态的立体形象,从而营造出一种增强现实的效果。我在其中的作用就是作为系统工程师去设计和推动设备的制作,以及整体系统设计、底层芯片架构等。这也让我彻底理解了 CV 的作用,也明确了 CV 也能用于机器人导航和定位,才有了现在的创业。
Project Tango | 来源:互联网
还有就是硅谷的代码工程生产流程和文化氛围。比如算法工程师这个岗位,在硅谷那便是没有这样的单独岗位,即使有也是需要工程能力,公式推导和代码能力都是需要的,彼此没有很强的边界感。大家对于工程能力很重视,有完整的代码测试和反馈流程,而不是简单的就在工程师电脑上编译后直接下放给机器人,有完整的 code review 流程,这个也是 Syrius 炬星花了很大精力在做的。
Founder Park:创业初期,如何积累物流行业的 know-how?
蒋超:创始人都是做软件出身,不了解物流的,所以了解物流的办法就是到物流线上去看、去学习。
公司是 2018 年 5 月成立的,当年 5 月我们就在上海花桥镇的几个大仓库里待了一个月,记录工作流程,了解物流的运转状态。对于拣选业务,国内是从去年 8 月份开始比较全面地接触客户,去了解中国市场上特有的需求,然后跑到仓库里,让机器人先跑起来,看看这些事情都怎么落地。这个过程中得到客户的认可,就能把它固化下来,写到软件里,让软件自动地帮助客户推进流程、计算数据、不断优化。
Founder Park:Syrius 炬星提供的是一种工具还是能力?
蒋超:肯定是能力。我们现在很多软件其实是有客户参与的,流程制定不一定是原来设计的流程。Syrius 炬星的工作是让原本的流程有更高的效率,希望能提供一种能够可以让用户参与,简单地完成定制开发,又能从中受益的大平台,不单是一个简单的工具。
如果是单纯的工具,人的因素可能就比较小。但是如果是提供能力或者赋能一个团队,人的因素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来讲,只要开发软件的人还在,软件就还是有生命力的。软件和数据最重要的就是人,只有人才能够提供能力,然后才能提供给客户赋能的一些服务。
Syrius 炬星也定位自己是服务型的公司,对于 To B 或者仓库类的软件是要解决问题的,我们提供了咨询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管理等业务,整体来说还是服务为主。
Founder Park:日本工业机器人全球领先,为什么创业初期还是选择去日本?
蒋超:创业初期有考虑几个核心问题,一是到底是不是迟到了,二是选择哪个市场的问题。最终决定去日本还是需求的问题。
第一,日本的需求是刚性的。日本老龄化严重,60 岁以上的人口占了总人口的 27% 左右。劳动力极其短缺,老人参与劳动,从海外引进劳动力等是日本现在比较大的变化。日本要做非常先进的自动化,包括自主移动机器人去填补劳动力的短缺。
第二,机器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整个社会还是要有一定的接受度,如果是完全接受不了或有接受不了的可能性,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风险太大。日本整个社会层面对于机器人还是比较接受的,认知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