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持续推进,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2-10-20 16:43

  赵辰昕说,从目前掌握情况看,中国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突出。“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赵辰昕说,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充满机遇。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潜力。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基础条件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他说,我们实行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撑了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薄弱环节、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支持力度,政策也在加大。在这些政策措施带动下,最近我们做了很多监测,我国的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项目订单都在大幅增长,这些都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难得机遇。

  赵辰昕表示,在社会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中国,发展机遇无处不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相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方向,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国家发展改革委:

  优化国家储备,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丛亮在回答关于“国家储备”的提问时说,国家储备不断发展壮大,制度体系持续健全,为应对重大的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立足新的征程和新的形势,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合的国家储备体系,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丛亮说,具体有三个方面的重点,一个是完善国家储备的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原则,加快建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升储备现代化治理水平。坚持大储备、一盘棋的观念,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联动的机制,强化政策统筹和协作。

  第二是进一步增强储备实力,聚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能源、应急物资等关键品类的物资储备任务,进一步夯实国家储备的价值。优化储备的布局结构,确保平时备得住、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加强国家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功能综合化、保障基地化、布局网络化、管理制度化,持续完善物资储备和调用基础设施网络。

  第三是充分发挥储备工作,立足两个大局,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的方法,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探索完善国家储备市场调节机制,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维护初级产品供给的安全和稳定。

  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五大方面持续推进中

  赵辰昕在回答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的举措时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疏通卡点堵点、振作工业经济、畅通经济循环,有效保障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一些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围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正在持续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我这里为大家作个介绍。

  一是锻长板补短板。一方面,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我们在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打造一批优势长板产业,提升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聚焦国计民生、战略安全等关键领域,紧盯“卡脖子”薄弱环节,按照“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一体推进短板攻关、迭代应用和生态培育,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重点基础领域短板弱项。

  二是稳定工业生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全力杜绝随意关停产业链重点企业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坚决避免疫情防控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努力确保工业园区有序运转、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持续抓好物流保通保畅,着力做好能源、原材料安全保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优化,提高全产业链运行效率。强化重大生产力统筹布局,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促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加大高端制造、高技术等领域投资,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创新发展。务实推动国际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用好各类多边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是强化风险防范。着力推动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解难,进一步释放政策的效应。加强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持续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提升风险及时识别发现、精准有效处置能力,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力争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切实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

  高管无法来华影响外商投资热情?

  国家发展改革委这样回应美国媒体提问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提问:中美商会、中欧商会表示外国企业高管无法前往中国,影响了外商在华投资热情,对外商在华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就目前发展阶段来说,中方对于批准和鼓励新的外商投资项目有何考虑和计划?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