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持续推进,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2-10-20 16:43

  赵辰昕回应说,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延宕、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克服了多重的困难,实现稳中有增、稳中提质。今年1到8月,我国利用外资转化成人民币为8927.4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了16.4%,其中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33.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增长了14.3%、27.6%和43%。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改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有信心,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

  他说,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吸引外资也面临新的形势。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将和有关方面一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吸引外资的政策力度,更好地发挥外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积极作用。

  第一,我们进一步加大鼓励外商投资的力度,会发布实施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加大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为外商投资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会出台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措施,加大制造业引资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我们推出第六批重大外资项目,在中央层面给予产业规划、用地、环评、能耗等政策的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外资项目在投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保障项目都能够顺利落地实施。

  三是进一步优化外资企业服务。我们会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服务,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外资企业宣介有关政策措施,通过多种方式为外资企业和我们地方搭建投资合作的最新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与有关部门和地方一起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国际投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的标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注入强劲的动力。

  “今天有这么多外国记者,希望大家能够帮我们做介绍,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继续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赵辰昕表示。

  如何避免今夏四川缺电困境?

  国家能源局介绍应对措施

  表示会确保北方冬季供暖

  任京东说,今夏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导致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用电紧张情况,我们及时采取措施,有效予以化解。新形势下,将在进一步夯实常规能源保供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具体包括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形势监测和运行管理,提前研判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供需形势,做细做实保供方案,实行全国煤炭产量日调度机制和价格库存监测机制,加强重点煤炭企业产量直接调度,督促各类电源机组应开尽开,充分释放各类大电网跨省区供给能力。

  二是签订压实煤炭安全保供责任书,对有关省区完成产量、调输量进行激励和约束。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在1.7亿吨以上,处于历史最高位。

  三是加强煤炭电能产量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国新投产各类电源装机超过2.7亿千瓦,新增向中东部送电能力在2000万千瓦以上。

  四是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供给能力,不断完善油气进口保障体系。目前国内原油产量连续三年增产,天然气产量连续五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油气储备能力稳定提升,市场供应底气进一步增强。

  五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其中,将加快推进西南大型水电站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沿海核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不断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

  他表示,目前北方地区正在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正会同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我们要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家发改委:

  确保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丛亮在回答关于“粮食安全”的提问时说,报告提出全方面夯实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句话就是说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包括五个方面的举措,一个是落实长远稳定的政策,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

  第二,坚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的自主可控,提升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水平,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大绿色仓储高效过程等,不断给粮食安全注入新的动能。

  第三,优化生产布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多措并举促进稳产和增产,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落实有关全方位的多途径的开发食物资源。

  第四,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的动态平衡,完善监测运行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合理储备规模,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第五,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加强全链条的管控,大力推广智能收购体系、绿色仓储技术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损失和浪费,举办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