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的活动策划也是,比如说我们自己部门的可能就对接一个领导,然后我们领导上面可能对接一个vp,副总裁的级别。这个领导再往上,还有找其他部门,其他子公司可能也会涉及。子公司也会有一些什么VP什么副总裁,再落到具体的业务部门员工,有些改的面目全非,有些半途就不了了之。”
再后来,没人了,也没活儿了。
2021年,任旭一周要开三四次会,今年的很多时候,一周都没人找他。同事告诉他,领导也在摸鱼,“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觉得大势已去,反正我们部门是没活儿了,因为没钱了,没法砸钱冲KPI了。”
没钱,没人,没流量,没钱,乱局中的死循环。
一年多的时间里,国美砸下的真金,没能换来“实意”,用户并不买账。
2021年“双11”,天猫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京东的下单额度也超过3491亿元。而国美方面,仅公布了真快乐APP购物节期间GMV交易额,同自身618的环比增长,并未透露任何账面数据。
任旭称他接触不到财务数据,但统计过当时的日活和月活,“从数量上,国美和猫拼狗就不在一个量级。”
线下业务更是不利:停业,撤店,所有业务都在收缩。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国美已关闭旗下约90%的门店,仅剩不到500家门店还在维持运营。
财报显示,2022上半年,国美营收总额121.09亿元,同比下降53.50%,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9.6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0.24%,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
而公司涉及的银行贷款及透支,总额已达247.75亿,还有144.37亿的应付账款。相关机构估算,现阶段国美的负债规模已经超过580亿元。
之前找京东和拼多多借的钱,有消息称也会在近两年到期。
“大哥”在干吗?任旭的岗位并不能接触到黄老板,他只是偶尔会看到新闻,说过去一年,黄光裕夫妇一直在减持手中的国美股份,有将近10亿港元。
“周会看不见什么人,预算审批也停了。一开始财务说业务调整,我们以为又要换岗;后来他们明说了没钱,我们才知道,没预算的意思,就是没钱。”
于是大家也就摆烂了,都在摸鱼。日常工作只剩打卡上班和打卡下班,有活儿就接,也都是维护了,没钱搞新业务。
等着被裁,拿钱走人。好处是能准点下班,“用赶紧走了并不贴切,是赶紧跑了。”
供应商亦然。
国内内部裁员开始后,真快乐APP的很多板块开始区域无货,任旭只得硬着头皮再找供应商沟通。
供应商的答复很直白,说国美不付钱,就停了,改库存或者下架了。
资金没有兑付,供应商不愿意再投入一些产品一些精力来放到平台里面来,“他们陆陆续续都撤了,包括格力、海尔这些,有80%左右。”
这是一场慢性死亡,外界甚至难以察觉——供应商的撤离并不是一次性撤完,而是陆陆续续的开始撤,只有我们运营能看见,因为平台用户撤的比供应商更早,又或者说,根本就没来过。
“真快乐的月活在21年短暂地大幅提升过几次,年初更名,双十一前后,22年过年也还行,有一两个月到了一亿左右,后来差不多减少了三分之二”,其余的时间,顾客随着优惠而来,随着优惠而去,“看不到人数有明显的变化,电商平台都在砸钱,我们的价格又没法一直保持优势,顾客不会停留。”
后台没有商品,前台没有顾客,任旭一五一十地把数据报给领导,几天没有回应。大家也心知肚明,钱没了,什么都不好说。
一场乱局中的硬加码眼见他起高楼,宴宾客,然后楼塌了。
公司业务动荡,楼里的人最清楚。
“今年开始裁员后,剩下的人每天上班也没有太多业务了,唯一固定的只剩打卡,基本工资还在发,待一天是一天。”
八月份被裁员后,国美HR告知任旭,当月工资和“协商解除”的补偿金暂缓到10月发放,日期分别为10月25日、11月25日、12月25日。10月25日,任旭的工资卡并没有任何补偿金到账,微信置顶的工作群则多了一份新的通知:补偿金发不出来了,公司深表歉意。
任旭并不是最早离开的那一批,今年4月份起,他就已经看到有些同事拎着靠枕,和比往常稍大一些的背包离开,然后再也没有见过。
“从上到下都不愿意管了,压不住了。HR那边的意思就是愿意仲裁就去仲裁,不怕。仲裁后国美又会提起上诉,拖延赔偿时间。国美的子公司也多,注册地不一样,有去石景山的,有去朝阳、通州的,一团糟。”
裁员当天早晨,老魏被告知工资晚发。“总监级别以上的,8月的工资在10月陆陆续续到账了一部分。像我这种级别不够的,8、9月份裁员,补偿分期到今年10、11、12月,还要看今年双十一的业绩;10月份以后被裁员的,补偿已经推到明年3、4、5月之后了。今年4到8月公积金照扣,却没有在公积金账户看到任何到账提醒。还有半年度的14薪,都欠着。”
依然混乱,依然匆忙。主动或被动的,国美内部迎来了一次洗清,一场逃离。根据受访人提供的信息,仅北京鹏润总部的裁员比例就解决50%,老魏所在部门的员工已经走了十多个人,差不多三分之二,和任旭一起做线上运营的小组,全员被裁。
四下打听后,和他有联系的外地同事说,全国各地都在减人。“确实,光北京离职的同事就塞满了好几个群,全国加一起估计要到几万人。”
AI蓝媒汇就裁员比例、补偿协议等信息多次联系国美控股公关部门,截止发稿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邮件也未有回复。
高层同样不稳定:18个月,国美电器换了三任CEO。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7月,时任国美电器CEO的张德炬因“身体状况不佳”离职;21年10月,王波接任国美电器CEO的,数月后转职成为华东、上海区域负责人;随后接手的王巍,又在数月后因“个人原因”离职。
近两年离职的,还有国美投资公司CEO的何阳青、“真快乐”APP的执行副总裁丁薇、国美管家售后公司CEO曾之宁、“打扮家”的创始人崔健、CEO高非……。
自上而下,颇有人去楼空的意味。
账面同样悲凉。半年报显示,国美集团2022H1总营收腰斩至121.0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190.75亿元,下滑53.5%。净亏损29.66亿元,同比扩大50.3%。18个月,40亿的账面亏损,市值蒸发827亿港元,千金散尽,没有回来。
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