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商业业态下对速度与效率的追求也不一样,其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物流网络的连接特征,例如同城零售对“速度”的追求超越了对“效率”的追求,而跨城零售对“效率”的追求超越了对“速度”的追求。因应不同的价值主张,物流与商业需要按场景进行匹配与优化。
03 数字化的物流变革提供“千场千链”的解决方案
在消费端,顾客的行为被数字化后,就可以做更好的需求预测。需求预测分析是否精准,决定了商业是否有底气将货布局在消费者周边,让货主动连接人,同时,也影响了供应链全链路、全渠道运营的效率。
例如,总部位于杭州的一家做菜市场生意的生鲜B2B平台—宋小菜,是通过数智化供需匹配方式来协调供应链运营的先驱者。在创始人余玲兵看来,中国农业的出路不是市场经济,而是“新计划经济”,即基于数据和算法完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快速精准匹配。基于订单、数据以及算法,一方面可以告诉上游应该生产种植什么品质的农产品,解决供需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订单进行整合,做到规模化采购,让产销更加协调。
在数字化技术引领的新一轮商业变革中,包括农业、快消、服装、医药、跨境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供应链数智化变革。特别是2020—2022年疫情时期,消费者的宅家消费趋势加速了生鲜与快消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转型与变革的核心动力有两个:一是数字化供需匹配提升业务;二是供应链渠道变革,例如渠道的扁平化与去中心化、供应链全程溯源、全链路全渠道整合的物流变革等。
物流的全链路重构,使物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端到端的交付,而是把物流放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全场景里,对货物与消费者的连接方式进行重新匹配,探索各种消费场景下的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这,也是业内在探讨的“千场千链”。
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借助数智化重新设计供应链全链路,这是物流需要面对的新挑战,也是物流的新机遇。
幕后到台前:物流在改变商业格局
当物流变成消费体验的代名词,意味着物流可以改变商业格局。对于那些将“快、准、高效”作为商业进化方向的企业来说,需要将物流拔高到企业的战略高度;这也意味着物流有希望通过数智化升级与商业协作共创共赢。
01 “快”、“准”、“高效”的商业进化目标
跨城零售的逻辑是“人找货”,同城零售的逻辑是“把货推送到人”。大致可以推断,“快”、“准”、“高效”是商业的下一步进化目标。
“准”指的是供应链规划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匹配。“快”讲的是物流速度。二者决定了产品与需求的匹配度和顾客的消费体验,影响企业的订单与业务,决定了企业收入项的大小。“高效”代表的是运营效率,决定了企业为满足商业需求付出的成本项的大小。对于商业而言,物流既是创造收入项也是成本项,已经成为商业中不可或缺的变量。做到既准又快且高效,是物流助推商业从跨城到同城零售进化过程中玫玫不倦追求的目标。
02 企业如何布局物流发展策略
当下商业的现实是,物流已经被拔到了商业战略高度,如京东、淘宝、唯品会、叮咚买菜等如今都有了自己的物流体系,同时物流体验也带动电商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物流是否需要从幕后走向台前,有三个重要的判断依据:物流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企业是否已经到了亟须改变物流模式的关键时刻、以及企业是否有能力以及可通过何种方式去改变物流模式。
判断物流在企业战略中是否重要,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物流体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家的订单量与业务增长。传统商业时代,消费者到店消费,商家只要有库存就可以满足。但是在电商时代,今天下单,明天是否能高质到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什么时候进行物流变革?这要看企业经营中是否还有比物流还棘手的问题,不同的商业模式、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发展初期,更广泛的商业连接、平台和商家的合作机制问题、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规则问题,是平台商业模式发展的关键。当商业关系理顺之后,就是平台改变物流体系、优化交付体验的关键时刻。
当企业的差异化战略聚焦在物流领域的前沿创新优势时,企业是否有能力发展以及应该如何选择物流模式?从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两个维度看,大致有伙伴关系领导者、自营、第三方物流、寻找物流合作伙伴四种模式,物流在企业竞争战略上的定位将影响物流模式的选择,能力的发展会影响物流模式的演化。电商发展初期,国内的物流环境并不好,京东发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后用户体验较差,管理层决定自建物流,利用更优质的管理能力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物流体验。随着商业竞争态势的演化,菜鸟也从成立初期选择的平台模式转变为开始在已经拥有的数字能力基础上尝试自建物流能力,包括智能仓库的运营、落地配的优化、跨境的周转仓等等。
通过复盘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其物流发展路径是不同的,但最后可能殊途同归。
03 数字化带来的物流效率全面跃迁
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在带来2C物流模式变革与创新的同时,物流产业端本身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与迭代升级。目前,数字物流技术的应用已基本上解决了物流流程不透明与物流与商业的信息不对称等痛点。但要达成社会层面的物流效率跃迁并进而大幅降本增效,还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技术的迭代,从数字化技术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结合,通过数智化来大幅提升物流的产出水平;二是商业与物流两种角色需要通力协作与重构,相互赋能,从更高层面进行数智化物流的价值创造。实现社会大物流层面的效率提升,大概会有七成的重担压在商业的机制与结构,即商流引领物流。三成的重担压在物流自身,技术的发展让物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起到影响和引领订单与商业的走向的作用,即物流引领商流。
结语
目前,商业的创新与探索已经进入深水区,制造业升级、商贸模式变革、消费升级等趋势演变,对物流业的发展方式、商业与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业与物流进一步融合的要求下,物流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附属性的功能或职能,而是商业生产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物流不再是单一的成本项支出,而是促进消费升级攫取商业利润的利器。
要想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