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首富,现在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了,国美正在要求员工签署一份承诺函,有两个要点:一是延迟发放工资,一是同公司共渡难关,国美的财务状况之紧张,由此可见一斑,拿员工工资做文章,国美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造成今天的局面,有市场调研不深入之过,还有对自己的商业天赋过于自信之过。
今天的零售江湖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电商也步入成熟期,而新电商——直播正步入换挡期,国美要在新零售江湖一展过去的风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立近三十年的国美电器,正在遭遇公司史上最严峻的一场生存危机。
三、十字路口的抉择
事物都有两面性,曾经,黄光裕离开的十三年,让国美错失的一个电商时代,也使国美避免了苏宁式的困境,然而,黄光裕回来的两年,让国美步入了苏宁的后尘,这一年多来的表现,也很难让人对其战略和定力产生多少信心。
黄光裕出狱后的时间里,新业务投入与错误判断,让国美几乎亏掉了过去十年来的利润积累,不少业务的匆匆上马让员工感到决策层与主流电商世界的脱节,来自线下零售时代核心高管,难以抓住电商的核心,曾经的线下零售巨头不断尝试突围,但结果并不美好。
今年8月,黄光裕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承认对困难预料不足,恳请外界多给国美一点时间和空间,黄光裕说,“不谈损失,只谈未来“,国美还有“三年小计划、五年大计划”,通过短期战略性的聚焦和蛰伏,度过短期困难,相信未来国美会更好,难道国美还有后手?
其实,国美的处境,也不是个例,整体行业都遇到了困难,不说难兄难弟苏宁,就是沃尔玛这样的国际巨头,似乎今年也不顺利,而如日中天的京东,近日刘强东也发出了高管降薪的公开信。
不仅国美、苏宁,那个时代的商战豪杰们,如果没有激流勇退,大多面临着英雄迟暮、美人白头的窘境,曾成就投资神话的软银孙正义,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而乐视的贾跃亭,已出走美国。
黄光裕称要“熬过寒冬” 首先要向国美零售注入物业物流资产,有消息称黄光裕已经在考虑卖楼自救,目前还拥有广州国美智慧城、鹏润大厦、湘江玖号等,以及一些物流仓储地产和商业地产,去年9月,黄光裕曾抛售过北京悦秀城,一次性回血26亿元。
管理层认为上半年的不利因素只是暂时性和阶段性的,随着市场消费的复苏,业务能够得到迅速恢复并实现明显增长,然而,他们忽略了国美如今的对手变得空前强大。
然而,在股价一路下行之际,黄光裕多次减持,有报道,从去年12月底开始,套现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黄光裕及其配偶杜鹃的持股比例由2022年1月24日的59.94%骤降至最新披露的39.19%,累计减持股份62.35亿股,一系列的减持也导致了国美股价的大跌。
此举颇遭人非议,疑似在谋划套现离场。但国美方面澄清,称大股东减持,是为了获取现金,挽救国美,但愿如此,人们愿意相信,黄光裕将与国美共进退,对于黄光裕来说,“失去国美,就像失去生命”。但大手笔减持,也给国美零售的未来预期画上了大大的问号。
共赢是企业百年发展的根基,这里的共赢,包括企业,供货商,消费者和员工,然而,黄光裕是叱咤江湖的“国美教父”,也是令董明珠都佩服不已的“价格屠夫”,其个性标签,有着不同其它企业的特质,也是他孤独前行的原因所在吧。
断臂求生成为明智的选择,近期,国美对于非关联或亏损业务,将采取予以剥离、出售或停止发展的措施,逐步减少对费用较大业务的投入。
有人调侃,“狠人”黄光裕,拼命一年没了730亿,回归仅仅一年半,黄光裕可能就已经败光了杜鹃苦苦支撑了十多年的国美。失败不可怕,就怕失去重归疆场的意志。
2021年,对于苏宁易购来说,是自我救赎的一年,处置资产,专注主业,出让股权,化解危机……2022年,对于国美来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裁员降薪、拖欠货款、断缴社保、停发工资……,那么,2022年也是国美自我救赎的一年?
在当今的形势下,互联网巨头都从内部寻找创新的源头和动力,业务经营走向务实,全方位助力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成为巨头们的新方向。
国美守住“家电”和“门店”的初心是明智的选择。在互联网企业纷纷向线下发展的当下,国美拥有的丰富的线下资源,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国美,要走出困局,仍然需要依靠它发家的业务——线下零售,这是别的电商平台在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
黄光裕已经努力了,但没能力挽回已经式微的国美,这十年里,市场早已不再是他的江湖,但是要说国美陷入泥淖,还为时过早,国美还是一个品牌,回归后的黄光裕,经过十八个月的试错,收获了经验,也得到了教训。
国美的体量已不容豪赌,王者归来的商业故事并不是那么好演绎的,山河依旧,物是人非,国美,还没有到大厦将倾的地步,黄光裕要重整旗鼓,需要的是一个白衣骑士来救驾。
四、谁是国美的白衣骑士
黄光裕经营了35年的国美帝国,依照目前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自救已经很难脱困,只有外部势力伸出援手,才有可能挽国美之将倾,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白衣骑士呢?
二级市场,相较于去年黄光裕出狱时的高点,已经跌去了95%,所以,业务重组的挑战也不会小,当年的国美,估值几乎可以是「腾讯+阿里」总和,然而今天,国美最擅长的家电销售市场,也位列第四,市场占率也仅有 5%。
然而,国美的品牌还在,其宏大的商业帝国基础还在,从数据来看,线下店依旧是个不错的生意,国美目前的主营业务和收入实际仍来自以国美电器为主体的门店,门店主要布局于三四线城市,90%的门店处于盈利状态,毛利率大约为15%左右。
至关重要,国美供应链的优势仍在,旗下安迅物流服务覆盖全国99%四级地市及超过80%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