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网络货运还能入局吗

2022-12-26 11:37

  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简化货车司机办事办证手续;规范网络货运新业态经营行为;推进货车司机参加社会保险;合理引导货运市场供给等九项主要任务入手,切实改善货车司机生产经营环境,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头部物流平台企业而言,除了做好自身经营的同时,也要履行社会责任。据调查,部分头部物流平台企业已经通过成立司机公益基金、免费为运输抗疫物资的司机购买保险、组织司机加入工会、协助司机进行解决纠纷争议等方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司机权益。除此之外,部分平台企业还在抗疫保供、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经过2年的爆发期,2022年网络货运逐步进入理性期,新的格局形成,新鲜期过后是审美疲劳,平台企业已能全局权衡,监管及政策不断完善,整体趋向回归本身价值。

  四、繁荣背后,亦有隐忧

  (一)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实际运营情况差距显著

  从数量上看,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涌现出两千多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实际上部分企业仅申请了网络货运经营资质,并未真正开展业务,也有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发展瓶颈,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

  1、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支撑企业平台运营,缺乏对软件的甄别,导致平台系统满足不了业务场景;

  2、同质化竞争严重,仅依靠开展结算业务获利,未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已进入成熟期的行业竞争中生存。

  (二)数据应用能力弱,增值服务有待拓展

  网络货运平台虽然沉淀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但依然存在数据共享壁垒和数据孤岛,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即使在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企业仅对业务数据有简单的统计,未做到深入挖掘与应用,同时在增值服务落地应用方面缺乏专业化指引和引导,无法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实现数据的价值。

  (三)税务问题依然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现行税务体制下,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进项获取难、抵扣链条不完整、进项错配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例如,网络货运的整个链条涉及多个业务点,税务合规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如果网络货运平台的运输主体信息、运输业务不真实,则会陷入虚假开票的现象。目前,仍有不少平台企业在增值税进项抵扣上难以做到合规化经营。使得企业不得不依靠财政奖励弥补进项不足带来的成本上升。

  五、网络货运,出路在哪?

  (一)实现“数据”向“数据资产”的转变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全面推动国内市场由“大lop090”向“强”转变。《意见》指出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网络货运平台作为物流行业中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发展领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沉淀了大量数据。如何将数据转化为资产,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价值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高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行业内部的标准化建设是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效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伴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货运平台等新兴业态亟需相关标准作为指引,目前仅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质量要求与测评》一项国家标准与物流平台密切相关。

  物流业务的标准化是网络货运平台的最基本特征,网络货运要通过逐步完善物流行业信用标准体系,依托标准扩大行业信用信息共享范围、积极探索信用修复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着力提升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三)多式联运构建低碳高效物流体系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要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大力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推进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从政策的定义看,网络货运仅限于公路运输,但网络货运作为运输甚至供应链的一部分,依托其数字化程度和数据应用能力,打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数据接口,特别是在大宗运输领域通过多式联运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构建数字化、专业化、绿色化的智慧物流体系,是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四)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202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增强平台创新发展能力,支持平台加强技术创新和鼓励平台企业开展模式创新。搭建网络货运平台的前期研发投入和后期升级维护的成本很高,中小型三方物流企业难以通过自建平台的方式实现转型,而单纯购买软件服务又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容易出现单纯以申请网络货运运营资质和开展结算业务为目的的不良产业链,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行业中已经出现赋能中小企业的新经营理念,通过技术支持和深度运营,既解决中小企业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搭建平台的问题,又能保证平台功能满足企业实际业务需求,除了能实现运输环节的透明化管理外,还从供应链的角度切入,实现产融结合。未来,网络货运平台可能会从单个“企业的平台”逐渐发展为“产业的平台”。

  (五)创造平台新价值

  随着监管体系和标准的完善,对网络货运平台的技术、运营能力、业务合规等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依靠网络货运资质赚取托运方服务费与司机佣金、地方政策红利,甚至逾越税务合规底线,把虚开发票、虚假抵扣等作为盈利模式之路将越走越窄。

  所以构建以网络货运为核心的闭环生态才是实现平台价值的重要表现,平台企业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充分利用技术、人才、资金、渠道、数据等方面优势,发挥创新引领的关键作用,推动“互联网+”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率方向发展。尤其是供应链金融、车后市场、保险等增值服务是构建平台生态,实现平台数据价值的重要途径。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