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发“烧”的城市:多地或提前“达峰”

2022-12-28 12:06

  截至目前,武汉全市共开设发热门诊(诊室)290家,其中二级以上医院95家、基层医疗机构195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在线上查询了武汉几家三甲医院的门诊排班情况,发现往后10余天,医院门诊资源仍然较为紧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线上挂号平台显示,协和医院江汉区本部的发热急诊从12月22日至1月2日的号均已挂满。近15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发热门诊并无排班,但呼吸内科专家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门诊的排班相对较多。

  对于部分症状不是很严重且家中有药品的患者来说,去医院并非最好的选择。“医院我认为自己不需要去,一般去了之后可能要排队几个小时,最后还是开一些退烧药或感冒药,没有必要。”武汉市民张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医院之后反而有可能加重自己的症状。

  12月24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媒体透露,武汉市全面扩充救治能力,确保医疗秩序总体平稳有序。增设发热门诊,整合重症医疗资源,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12月22日,武汉市督导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7家大型市属医院收治工作,要求市属医院带头全力敞开收治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和高龄患者。

  目前,武汉全市累计上报80岁以上常住人口20.8万,60—79岁常住人口157万。截至12月22日,武汉47家大型三级医院开放床位63843张,全力保障重症救治。与此同时,指定8家高水平医院作为全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指导医院,负责包保15个区,会同辖区内其他三级医院,共同做好重症患者巡诊、双向转诊、救治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

  更多城市迎战疫情高峰

  1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发热门诊就诊量持续走高,不少城市都在迎战即将带来的感染高峰。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在12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专家预测广州疫情将在2023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

  近期广州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日均约5万人。广州原有发热门诊114家,发热诊室179个,一共有诊间475个,日接诊能力约4万人次,12月1日启动发热门诊倍增计划至12月19日,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开设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发热门诊达199家,基层发热诊室224个,共有诊间1048个,日接诊能力可增至11.1万人次。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荔湾区一家二甲医院发现,不论是发热门诊还是呼吸科前来就诊的人都不多,没有发现排队的情况。不过,记者发现在呼吸科等候就诊的患者大多以老年人居多。据一位候诊的患者家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此次前来主要是带她母亲来检查一下肺部,最近全家都感染了,她的母亲咳得比较利害,怕担心有肺部感染。

  据张屹介绍,会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发热门诊配置,必要时可将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转化为发热门诊,届时预计日最大接诊能力可达16.1万人次,最大限度满足发热患者就诊需求。

  此外,广州还实施ICU重症救治床位倍增计划。目前,全市共有7家定点医院,4家亚定点医院,共开放床位6880张,ICU重症救治床位455张。市财政投入8.95亿元,采购医疗设备2.2万台,预期12月20日可实现ICU重症救治床位从455张增加到1385张,为应对可能到来的收治高峰做好充分准备。

  不仅广州,目前杭州各大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也出现急速增加。

  12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在一场科普直播中提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这段时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诊量提升了10倍。”

  12月25日中午,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64家,民营医疗机构96家,发热门诊接诊人次从12月5日的4000余人次,增加到目前5万余人次,最高峰时达到6万余人次。

  此外,近期杭州市120急救中心接警量与出车量持续攀升,目前日均接警达3000次以上,日均出车900余次,均为为去年同期三倍以上。

  近日,杭州市上城区一家大型公司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所在部门100人左右,中招了一大半,目前基本都在居家办公。”这位员工提到, “新冠病毒传播很快,我和老公被感染之后没多久,家里人都中招了,包括家里年幼的宝宝。”而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家研发型公司感染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大概是不到两周之前接待了来访人员,有外联工作属性的同事开始陆续发病,发病速度很快,基本一天倒下两三个人的节奏,在短短四五天时间,有外联工作属性的同事全部中招。”

  26日,经历居家治疗一周后,在杭州滨江区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程序员小明已经回公司上班了。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公司要求转阴了都要回去上班。目前没啥症状,就是还有点鼻塞。”

  据浙江省25日发布会透露,根据数据监测,浙江全省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病人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发热病人基层就诊比例从20%提高到44.7%。截至12月24日,浙江全省共开放发热门诊诊间6595间,按每个诊间日接诊90人次计算,浙江全省发热门诊最高日接诊能力可达到60万人次。

  随着感染人数不断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近日重庆市成立工作专班,加大重要急需药品的生产、外采、调拨、配送力度。26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针对儿童退烧口服液紧缺问题,工信部已向重庆调拨小儿退烧药7万瓶、成人退烧药270万片,抗原检测试剂100万人份、连花清瘟颗粒(胶囊)100万盒,本周内将陆续到货。

  在重庆南岸区辅仁路康德国会山路段,这里有多个小区,人口密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共有6家药房、3个诊所。目前药房和诊所N95口罩都有。但多家药房反映退烧药都没有货。其中,健之佳药房只有小儿退烧药,万家信大药房在门口摆放了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多盒,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缺了好久刚到,售价19.9元/盒。

  此外,为缓解市民购买防疫药物的紧张局面,尽力保障市民用药和防护物资需求,12月26日,重庆联合阿里、京东、美团上线“重庆防疫药物保障专区”,为重庆市民定向供应散列通、抗原检测试剂等紧缺药品及防疫物资。

  目前从各地通报的情况看,大部分省市预测的疫情高峰时间,多集中在明年1月份。如江西省预测第一波疫情将于2023年1月上旬达到感染高峰,2023年3月上旬转入低水平流行,疫情持续3个月左右时间,届时累计感染率接近80%;安徽省研判,部分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达峰可能比预测时间提前,如合肥市可能在12月25-26日左右达到高峰。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