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是一条长跑赛道,一方面,商业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中;另一方面,又没有变化:消费者第一、合作共赢、成本最优……这些自商业诞生开始的信条就从未改变。盒马生鲜的经验,让其它电商领悟到必须小心处理扩张和成本的矛盾,扩张和控制成本,这是个两难问题,但对每一个生鲜电商平台掌门人来说,都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做出决断。扩张还是收缩,要规模还是要利润,是所有生鲜电商平台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两难选择。扩张太快必然会造成成本飙升,再强大的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体系都无法规避亏损风险,然而,生鲜电商行业是一个非常注重规模为王的行业,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可能都会得到很大的分摊。历经多年的发展,生鲜电商平台在日常商品的更新和运营、下游用户的配送上都已形成了完整的经验,各平台各商家需要借鉴和交流。不错,生鲜电商平台正在和社区电商团购一样迎来一轮真正的大洗牌,而行业资源也会越来越向真正有能力的企业集中,未来,降本增效是关键。
但如何严控成本、提高效率、以更低的成本去扩张,提升用户体验则是未来生鲜电商们绕不开的核心痛点,新鲜新颖的商业模式,都是要回归到踏踏实实的常识中去。预制菜是当前整个消费品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这个领域是随着消费升级,特别是随着人们更追求生活品质、节约家庭时间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需求,这个热点获得了生鲜电商们的入局关注。岁末年初,预制菜受到青睐,特别是在春节等节假日,预制菜将频频被抢购,也让生鲜电商看到又一突破口,美团买菜、饿了么、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本来生活等纷纷入局。总之,盒马的盈利,是生鲜电商的一次有效路径探索,对整个行业都是一剂强心针,也让行业对未来的生鲜电商充满更多期待。保持开放心态、不断学习,生鲜电商的道路会越走越宽。由于企业的创始人的认知边界、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及生命周期等的影响,很多的企业做不到像盒马那样的创新或者探索,但盒马走过的路可以借鉴。
站在中国经济大发展时代背景和全球大舞台来说,国内的生鲜电商至今还没有出现绝对的赢家,盒马鲜生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持续的盈利还需要探索,盒马鲜生的盈利只是生鲜新零售的一个开始,其它生鲜电商有的是机会。 三、未来,更换思路下半场大家都意识到,生鲜电商已经步入下半场,下半场怎么走,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供商榷。东方证券《生鲜电商行业深度报告》指出,中国生鲜线上零售占比达14.6%,与网上零售整体的渗透率27.9%相比,生鲜线上渗透率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这是下半场生鲜电商的基本盘,说明生鲜电商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生鲜电商赛道,2022年交易规模为5601.4亿元,同比增长20.25%;2023年生鲜行业规模将从千亿级提升到万亿级,到2025年的6.8万亿元;这条赛道远远还没触达顶点,依旧是个有待发掘的巨大市场,就看谁能找到对的路了。利润薄、成本高,物流贵、客群窄等,成为制约生鲜电商的发展的主要难题,怎样化解呢?1、盈利难题化解生鲜电商必然是一场马拉松,盈利,成为其能否留在场内的价值标尺,成为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整个生鲜电商行业长期面临的盈利困局,背靠大厂的生鲜电商也没有走出亏损怪圈,核心的“老大难”问题——盈利,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2023年需破解,围绕降本增效寻找新的盈利途径成为第一选择。
事实证明,以烧钱、拼价格、吸引用户作为主要发展目标的互联网模式,并不适用于生鲜电商,毫无疑问,生鲜电商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创新到盈利的变革,效率第一,适当考虑规模成为新选择。有人说,全面盈利的关键在于,线上线下的融合是否做好,新零售,从定义上来说,就是零售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具体来说,现在的生鲜电商、社区团购都属于这一范畴。线上线下一体化,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构想,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场景本就不同,商业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要如何打通,不仅仅是两大场景迭代升级的问题,而是需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市场份额不断涌向几家头部选手的时候,从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从有时盈利,成长为可持续盈利显得更为重要,探索出一条持续盈利路径,并完成商业模式的持续迭代,才是王道。大家都知道,生鲜电商靠市场补贴带来的低价不具备可持续性,要盈利,比拼的是零售效率和服务体验,2、两种模式的优劣对于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还是每日优鲜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买生鲜产品的通道。但二者的经营模式却不同,盒马生鲜是店仓一体的模式,而后两者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