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置仓相比,店仓一体有自己的门店,这个门店既是一个零售超市,又能起到前置仓的作用,保证消费者线上线下都能购物,但在盈利上同样艰难,盒马经过七年的跋涉才最终实现了盈利。前置仓,当然不会是侯毅认为的那样,是个伪命题。每日优鲜在诞生之初提出的“前置仓”模式,在当时备受资本追捧,被誉为有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配送速度,能够更好地控制生鲜品质,但盈利同样艰难,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也确实亏损多年。这说明,单纯靠资金、补贴砸出来的前置仓,目前还没有在市场上走通,前置仓模式还未找到各项费用的平衡点,但前置仓模式的缺点被不断放大,或许并非生鲜电商的最优解。可以这样说,二者各有优势,殊途同归,都要通过“线上引流+线下高效配送”的方式解决盈利难题。二者之间,线上引流的方式本质上大同小异,线下配送的方式也差异不大,至于谁优谁劣,主要看怎么经营。店仓一体,主打的是高效配送、现场就餐,虽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配送履约上的成本,但开店的成本却十分高昂,是一条资产较“重”的路线,过重的投入需要源源不断的融资,缓慢的投资回报,需要资本投入者的耐心。二者的优劣,主要看谁可以从中衍生出众多业务来形成协同效应,挖掘更多的盈利点,这才是关键。能够围绕主业态延伸出各种副业态,各种业态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可以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其他生鲜电商平台,如淘鲜达、多点DMall等坚持的O2O模式也是值得期待的路线。说到底,前置仓模式也好,仓店一体化模式也罢,成本控制是共同难题,目前也没有哪一个平台有明显优势,补强短板,则成为它们决胜的关键。
总之,生鲜电商没有哪一种模式是终极方法,最后一定是多业态并存的,店仓一体,前置仓、社区团购、线下商超、即时零售等模式都会长期存在,要看其怎么运用,谁能提供更快配送和更优品质,3、自有商品的开发一切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依赖的根基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生鲜电商助力高收入人群追求生活品质,商品优势更能吸引客流。挖掘盈利空间,开发自有产品很重要,自有产品的开发、定价和供应链都能自己掌控,更能压缩成本,据说叮咚买菜的自有产品“拳击虾”毛利率在33.8%左右。
欧洲零售业的自有商品销售高达30%-40%时,中国零售业的自有商品销售仅在1%左右。盒马之所以盈利,自有品牌功不可没,盒马当前自有品牌的销售额占比达到了35%左右,使用自有品牌可以有效减少中间的环节,更好地降低成本;对盒马来说,对自有商品进行分级,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截至目前,盒马自有品牌商品类目达到1200多种,其中,销售规模过亿的“盒品牌”就有十个,优质的商品让盒马鲜生的付费会员越来越多,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形成了以自有品牌体系和全球化直采体系的商品力,山姆、好市多、Costco等外国品牌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提高自建品牌比例既能提高品牌辨识度和差异性,也能和供应商深度绑定,强化对上游供应链的控制,通过自有商品建立起一种与顾客之间强关系的力量,本质就是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信任。4、供应链的赋能业内认为,生鲜电商的毛利率需要达到30%~35%之间才能盈亏平衡,提升毛利率的关键在于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力,生鲜电商,只有把商品做好,后边的战略、模式、故事才能成立,供应链是零售行业的命脉,商品的原动力。自建供应链是有效提升效率、节约成本的途径,将生鲜加工、中央厨房等功能与商品流转功能相结合,这样一体化的供应链中心效率将远远高于分布式作业。自建供应链可以加强对上游采购、加工环节的掌控力及保证商品质量,还可以优化物流配送流程,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当供应链变得成熟之后,孵化自有品牌就变得顺理成章。
结语,生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块巨大的掘金地,然而,怎样才能把金掘到手,是需要掂量和深入思考的问题。生鲜电商,急需用一条可持续的商业之路,向市场证明自己能够跨过阶段性、区域性与全面性盈利之间的鸿沟,对于生鲜企业的经营来说,企业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