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装备进入了技术驱动的高速增长新时代,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均开始在物流技术装备上集成应用,推动了智慧物流装备技术迭代创新和无人化。无人仓库系统,成为日益快速的全球网络化货物运输的重要环节,无人驾驶系统孕育下一个物流万亿市场,在物流运输环节的应用场景,是以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无人卡车”。湖南湘江新区已开放317公里测试道路,成为国内运营范围最广、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城市。在物流领域,无人驾驶的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无人驾驶技术装备能实现装卸、运输、收货等物流作业的无人化,促使物流领域降本增效,推动物流产业的革新升级。菜鸟、美团等行业参与者近年来纷纷入局末端物流无人驾驶,随着国内人力成本不断提升,低速无人驾驶的价值在2022年得到更大释放,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港口全面智慧化升级,无人集卡是其中重要一环,还有无人驾驶起重机、无人跨运车等设备的落地,它们共同实现港口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能化、无人化的升级转型。总之,2022年,无人码头、自动驾驶、场内物流无人化、无人仓库等新形态不断涌现,通过自动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智能快递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在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等环节大大提升效率。

2022年,智能无人装备在海外市场也获得快速发展,经过中国市场的打磨,物流机器人、智能无人分拣系统等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在国际上已经具有很好竞争力。
4、智能加持软硬融合过去,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趋势是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变革以硬件创新为主,软件系统起的作用非常有限。而在近年,特别是2022年,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硬件创新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升级,软件的作用越来越大,特殊的技术产品装备,软件的进步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作用。物流,作为复合型服务产业,将受到新技术的深刻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对物流的柔性化与个性化需求,同时要求物流装备的软硬融合与柔性化发展。技术是关键,但必须知道技术趋势何时何地可能产生影响。在2022年,软件定义装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终端用户对智慧物流的期望促进物流装备在安全性、稳定性、柔性化、自主性上加快更新速度。

物流系统软件越来越与智能物流系统硬件融合,不再属于孤立的软件,物流装备是物流体系中的执行系统,是由智能硬件或软件系统组成,智能物流装备越来越呈现出软件与硬件融合的趋势,物流系统的调度、控制、执行软件与智能硬件结合,越来越呈现软件定义物流硬件,推动了智能硬件创新发展的趋势。软件定义物流装备的基本特征是硬件资源虚拟化,物流装备资源虚拟化的过程就是装备资源数字化的过程,物流技术装备系统变软,特点是柔性自动化,多种物流装备,可以大规模多智能地规划和调度,实现入库、拣选、打包、分拔等物流全链路柔性自动化。物流硬件中的软件作用越来越大,物流软件从过去的管理向决策、执行与控制方向进化,与智能硬件融合,推动了智能硬件创新发展。
二、经济大势下的2023年机遇在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2022年之后,2023年经济有望迎来高增长,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提升,中国GDP全年增速预计在5%-5.5%区间。

保障国内快递物流通畅、供应链高效安全将成为核心方向,快递物流及供应链成长空间可期,这将给物流装备带来新的机遇,但决不能掉以轻心,物流装备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特别是国际供应链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1、供应链挑战当前国际局势动荡,随着俄乌战争、欧盟经济衰退的威胁,供应链形势依然紧张,根据ifo商业环境指数,在德国,几乎四分之三的公司都报告了供应链中的问题。随着国际贸易争端的加剧,西方脱钩的叫嚣,我国承受着高端制造业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回流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亚等欠发达国家加速转移的“双向挤压”,这都将给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带来困扰。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十分重要,制约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压力,则是来源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正在推动,这也是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下的必然趋势,具有供应链扩展性的公司,即对供应链冲击有弹性的装备制造公司将获得优势。
2、科技创新主题伴随着产业升级,物流装备驶向B端新蓝海,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就仓库来说,根据Gartner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23年,仓库中机器人货物到人(G2P)系统的数量将翻两番。物流竞争步入下半场,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和时代主题词,物流装备的制造离不开这一方向。物流体系下的装备包括堆垛机、穿梭车、AGV、AMR等物流硬件装备,也包括设备级、车间级、企业级等物流信息软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