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物流降本路径

2025-08-06 18:27

尤其在煤炭、钢铁领域,近几年,不断地进行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不断地提升,随着规模化、集中化的发展,上游货主型的企业开始向物流端延伸,并加强对链条下游的控制力,货主下场做物流,做供应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愈加重视物流对于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紧密连接作用,并以此为切入,不断提升企业供应链服务水平,中车、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也加速拓展全球供应链。

目前,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大宗物流发展的双轮驱动,强化“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智慧物流设施建设加速,5G+工业互联网赋能,都有利于大宗物流破解难点。

三、未来数字化

2025年大宗物流行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技术驱动全链条数字化,让大宗物流更简单,让综合成本更降低。目前缺乏以数据为科学决策依据的实时动态响应能力,对接时效上的滞后,导致大宗货品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物流运输及其成本管理相对粗放,同时也无法让物流充分发挥在供、需两端保通保畅的关键支撑作用。

图片

大宗物流其链路的复杂性,相比于快递类物流中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范围及深度低,为了不断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打破模式桎梏,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成为重点,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对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度,呈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发展态势。

技术创新成为大宗物流降本增效的关键,新时代格局下大宗物流的发展必须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实时跟踪运输流程,准确掌握货物状态;协调各环节资源、减少中转节点、降低仓储占用,有效提升运输效率,并降低管理费用和物流成本等等。

比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卫星定位系统等设备,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效益,从而选择更为经济的运输方式。此外,智能算法还能够对运输车辆进行智能调度,避免车辆空驶和拥堵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数字化仓库管理不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使货物出入库时间大幅缩短,打开了增值服务的大门,如发展数字云仓平台,与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如网络货运、电子商务等进行数据互通,发掘并输出货物和仓储的数据价值。

目前大宗物流升级的现实途径是通过供应链数字平台整合中小承运商和个体司机形成稳定的运力池,确保物流资源的充足和可靠,同时确保前端与后端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作。

更为重要的是利用算法模型,结合不断沉淀的历史数据,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原材料采购需求和交付情况进行预测,尽可能贴近生产制造线边库的需要,减少原材料先运输到普通仓库长期存放、再陆续运到线边库的内耗性物流作业情况,并且通过开放赋能,促进大宗生产制造企业各业务部门信息化系统间的数据要素融通应用。

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企业正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向上下游延伸业务链条,提供更为丰富的增值服务。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促进了企业间、产业间的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组织协同,从而增强了对大宗供应链的掌控力,推动了行业的整体进步。

大宗商品,公铁水联运是最经济的路线,由水路,铁路长距离运输,两端借助公路运输,实现端到端的服务。但目前的问题是,公路与铁路企业的接驳等,需要较长的协调过程,作业流程较为繁琐,有统计资料,在铁路运输全程中,铁路运行时间只占三分之一,绝大多数时间耗费在货物中转,组织协调上,从而使得货物的在途时间及库存成本大幅提升,这就需要数字共享,通过运单签发、机车调用、场站作业数字打通,实现无缝衔接,以降低成本。

目前来说,虽然公路和铁路运输都在激烈地抢占物流市场资源,但在大宗运输这一块,公路和铁路必将从竞争走向合作,各自在大宗物流中扬长避短,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有效衔接,达到1+1>2的成效。

图片

搭建数字化公铁联运管理平台,首先需要建立起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再实现铁路、公路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对接,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实现信息互联共享,使货主、客户能够可视化地跟进物流状态。

“一单制”是畅通大宗物流,实现降本增效的重大举措,而一单制的根本是标准的数据集合,通过无缝的信息流转带动线下不同物流实体间业务衔接,串联起全程物流各阶段业务数据、单据,形成涵盖全程物流所涉及的所有物流主体的完整的数据链,达到一次收费、相互认证、一单到底”服务方式。

也就是说数据打通“一单制”联运模式,打通海关、铁路、港口等数据,公铁水协同运输降低能耗与成本。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