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寒武纪,敢与英伟达扳手腕的中国AI芯片公司

2025-09-07 20:37

  寒武纪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在成立之初,寒武纪凭借与华为的短暂合作,将AI处理器集成于麒麟芯片中,一举成名,成为全球首款AI移动芯片的缔造者之一。早在2023年,寒武纪曾和中国移动等组成联合体以7.53亿元中标浙东南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基础项目。

640 (7).jpg

  后来寒武纪联合浪潮、中科曙光推出"国产算力全家桶",覆盖芯片-服务器-集群全链条 ,深度适配百度文心、阿里通义等头部大模型,形成"技术-应用-市场"闭环优势。

  寒武纪2024年财报曾披露,第一大客户占其年度营收总额的79.2%,该客户是公司长期合作伙伴,市场传闻,字节跳动是寒武纪第一大客户,字节的发展有目共睹,可能为寒武纪带来稳定的超值收益。

  今年3月,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向寒武纪下单了4万枚单价2.5万元的思元580芯片,总价值达10亿元,目前尚如明确依据,但寒武纪2024年向字节跳动交付了约2万-3万枚思元590芯片则是事实。

  近日,市场传言,阿里将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芯片,对此,阿里云相关人士回应称不实,然而决不是空穴来风。8月29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新季度业绩,阿里云实现超预期增长,季度收入同比大涨26%至333.98亿元,增速创三年新高,这为芯片市场需求打开了空间。

  寒武纪凭借卓越的产品适配能力和开放合作的务实态度,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目前,市场有一种期待,字节跳动带动寒武纪的出货量,并在大规模使用中解决寒武纪的软件适配问题。

  在当前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寒武纪的崛起体现了中国在芯片领域自主创新的成果,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2025年对国产AI芯片而言,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窗口期,国产AI芯片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寒武纪,这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国AI芯片企业,正在大模型浪潮中,在国产化的风口中,迎来属于自己的觉醒时刻。

  然而国产替代,并非一帆风顺,当前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强烈反对出口管制,担忧中国市场份额流失;英伟达、AMD等巨头通过技术授权、合资公司等方式曲线布局中国市场,中国芯片自主的道路任重道远。

  三、未来博弈英伟达

  业界有人称寒武纪是中国的英伟达,的确,寒武纪是国内唯一一家已上市的AI芯片企业,目前市值已超越中芯国际和海光信息等巨头,成为中国AI芯片产业的旗帜。

  当然,中国AI芯片头牌还有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阿里平头哥等跨界者,虽然在中国市场份额较大,但它们都没有上市,而紧随寒武纪其后的新势力,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等目前仍处于IPO前夜。

  有人肯定会说,海光信息已上市,然而,更准确地说,海光信息是中国市场唯一一家上市的服务器CPU(中央处理器)厂商,不是芯片,成长和想象空间低于AI芯片细分赛道。

  因此,虽然海光信息在营收、净利润上略胜一筹,但市值却低于寒武纪,目前市值(4462亿元)比寒武纪少了1000多亿,因此,英伟达是全球AI芯片第一股,而寒武纪则是中国AI芯片第一股。

  正视差距,才能面向未来。当前寒武纪在中国有股王之称,然而与英伟达4.4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8万亿的市值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英伟达市值甚至超过日本全年的GDP,排在美国、中国、德国GDP之后,是当之无愧的芯片领域的一哥,与寒武纪相比,市值55.4倍。

  从营收上看,2025上半年,寒武纪营收是28.81亿元,英伟达营收是834亿美元,约5973亿元人民币,是寒武纪的207倍;利润方面,英伟达上半年利润达409亿美元(约2929亿元人民币),寒武纪则是10.38亿元,英伟达是寒武纪的282倍。

  是不是说,寒武纪VS英伟达是天方夜谭,当然不是,英伟达是大块头,但寒武纪是小公司,但也有优势,毛利率方面两者的差距就不算大。英伟达最新一季度的毛利率是60.5%,寒武纪上半年的毛利率为55.93%,相差不到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产品利润空间上,寒武纪和英伟达的差距相对较小。

  AI芯片作为上游核心环节,因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客户黏性强,呈现寡头格局,面对差距,才能进步,虽然寒武纪2024年发布7nm芯片思元590思元,对标是英伟达的A100GPU,技术突破显著,但在产品通用性、仍落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而英伟达之后发布的H100 GPU算力性能是A100的3倍,英伟达今年量产出货的B200 GPU约是其15倍。

  虽然,今天寒武纪还没有挑战英伟达的实力,但寒武纪正在积蓄力量,特别是今年以来,寒武纪的进步有目共睹,正在成为中国AI芯片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有着令人振奋的未来。

  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当技术准备遇到迫切的市场需求和强有力的政策推动时,产业爆发是必然结果,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密切协作下,国产AI芯片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寒武纪将在这一波波浪潮中,必然形成挑战英伟达的实力。

  寒武纪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国务院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明确支持AI芯片攻坚,美国《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倒逼国产替代加速,来自AI、半导体等“硬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为其提供了成长推动力,寒武纪成为算力自主化核心标的。

  寒武纪生产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押中了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的时间窗口,2025年上半年,其云端产品线营收28.70亿元,占比高达99.62%。

  近几个月,在A股市场,寒武纪出尽了风头,一度超过茅台,成为中国股王,近几天虽然有所回调,仍然坐稳“千元股”宝座,市值达到英特尔的75%,但寒武纪营收只有英特尔的1.6%,美国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市值1077亿美元(约合7701亿元),而当天寒武纪当天市值5200亿元。

  作为中国A股算力板块最重要的龙头股,2023年年底,寒武纪首次被纳入沪深300指数,后又被分别纳入上证50和中证A500、科创50等多个重要指数,这为其股价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融资客疯狂涌入、牛散重仓押注、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也在今年一季度增仓512万股,成为寒武纪第四大股东,公募基金持仓数量从2023年的61只激增至2024年的296只,——多重资本推力将其股价三年推涨超22,仅近一个(7月28日-8月27日),寒武纪市值上涨102%。

  寒武纪的高估值既是技术突破的市场认可,也是国际资本对中国AI算力崛起的"定价认可"。一份营收同比增长超43倍、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史上最强”半年报,成为寒武纪登顶的直接导火索。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