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利用RFID技术管理原材料的实例分析

2005-11-01 15:29
打印设备,再加上购买或委托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和培训费用,这显然不能适用于制造单件价格较低产品的企业。但是这种情况是暂时的,有权威机构预测,随着需求的增加,技术的进步,电子标签将会实现大规模生产,因此在未来几年内电子标签的价格有望下降到4美分以下,其它配套设备的价格也会大幅下降。
    3.2 标准问题
标准问题是制约射频识别技术推广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两套射频识别标准:一套是Auto-ID提出的96位电子产品编码和专用协议,另一套是日本制订的128位编码及专用协议。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在考虑制定自己的编码标准。标准不统一严重制约着“物联网”这一跨地区跨国家的全球统一的网络构建。如果各国厂家推出的RFID 产品互不兼容,那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物品流通将是十分不利的。
    3.3 安全问题
当前使用的RFID系统仍然缺乏足够可靠安全机制,如果在电子标签中存放敏感的信息而被非法窃取并使用的话,可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4.现阶段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4.1 RFID技术应用于管理产成品
目前大多数国内外专家对RFID在物流中应用的研究集中在如何管理和监控产成品方面,即产品从生产商到配送中心再到零售商这个流程,这是由于产成品包装比较规范,单位价值较高,且产成品所位于的价值链相对较长。在管理产成品方面,现阶段将会是一个RFID系统与传统条形码系统并存的阶段,将RFID 系统与条码系统结合,将电子标签的EPC码与条码关联起来,可用于智能仓库货物管理,有效地解决与仓库及货物流动有关的信息管理,不但可增加仓库单位时间的吞吐能力,还能够监控每一件产品的流动情况,提高供应链透明度。
4.2 RFID技术应用于管理原材料
其实在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物流中,对原材料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一些行业,如制药和化工,对原材料的精确度要求是极其严格,某一种原材料出现错误将会导致全天甚至几天所生产的产品报废,但是某些原材料在外表包装上很难区分品种和精确的批号,即使贴有标签,凭肉眼判断也存在速度慢、容易出错的问题。RFID技术通过其非接触一次性快速读写多个目标的特点同样可以应用于对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管理上,在这一环节上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4.3 利用RFID技术管理原材料的优势
(1) 不存在上下游协调问题
RFID技术需要价值链上的多个企业共同实施才能充分体现出其提高运作效率及实时监控产品的价值,而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全球已经掀起了一股RFID热潮,RFID技术引起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但是开始使用RFID设备甚至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尤其在中国,很多业内领先的企业虽然有了对RFID技术的初步了解,但都还处于观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联合供应链上的几家企业一起实施RFID项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企业实施了VMI(Vendor Manage Inventory),多家供应商提前将原材料发运到指定仓库,或者企业租用一个仓库作为配送中心来存储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那么企业可以不考虑上游供应商,只在外围仓库与生产工厂之间使用RFID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库存和增强对原材料的监控。
(2) 标签可重复利用
标签成本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准备实施RFID技术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使用RFID技术对原材料进行管理,那么对于原材料来说,生产工厂已是供应链的末端,在使用原材料进行生产前取下的电子标签自然可以送回外围仓库再利用(当然前提是标签采取一种可以摘除的粘贴方式)。这样,在现阶段实施RFID技术的成本就比实际小得多,达到一个企业可接受的水平。采用这种标签重复利用方式,将RFID技术用于管理由仓库到生产工厂之间的运输频率很高的原材料在现阶段就显得比较可行。
(3)不需要国际统一的标准
由于只在生产工厂与外围仓库之间使用RFID技术,不需要将产品信息通过Internet注册到物联网,也不需要将标签信息提供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因此就不需要考虑到目前国际上标准多样性的问题,只需要在购买设备时,选取一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标准,比如购买采用Auto-ID提出的96位电子产品编码和专用协议的标签,购买920MHz左右频段的阅读器即可。
(4)不存在安全问题
利用RFID技术管理生产用的原材料,EPC电子标签内可以只有标准的EPC编码而不包括任何与货物有关的具体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某个EPC码背后的产品信息,必须进入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查询,而与EPC码有关的操作并不涉及到其他企业,因此就不存在信息被窃取的安全问题。
此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好处是通过这种仓库和工厂之间使用RFID技术的尝试,中国的企业可以早一步积累使用RFID系统的经验,在时机成熟时再向供应链的上下端分别延伸,更全面的应用RFID技术。
5.一个应用RFID技术管理原材料的实例
笔者有幸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外围仓库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凭借自身对其工厂和外围仓库的生产运作情况的理解,并结合正在开发的支持RFID技术的仓库管理系统,在本文中以该公司为案例提出一种使用RFID技术管理生产用原材料的方法。正如企业实施ERP系统一样,实施RFID系统往往也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经过再造的业务流程配合RFID技术和支持RFID技术的信息系统,才能体现出技术本身的优势,因此笔者没有完全照搬该公司现有运作流程,而是根据RFID系统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小小的修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5.1 工厂、外围仓库、供应商三方关系
由于不方便透露公司名称,我们暂将其称为P公司,P公司的原材料由上千家供应商提供,其中很大部分是进口原料,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包装基本均为桶装或包装的化工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P公司会根据自己的产品需求预测信息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在接到P公司的采购订单后会将货物直接发往P公司的外围仓库,外围仓库使用立体货架管理这些原材料,并按照生产工厂的生产计划每天将仓库内的原材料发往P工厂。
5.2 RFID系统选择
(1)由于可重复写入的标签价格较为昂贵,因此我们在此方案中选择一次写入重复读取的电子标签,配备阅读器,可以没有写入设备;同时由于标签需要重复利用,因此我们不在标签上打印任何信息,所以可以不配备标签打印机;需要配备一个扫描结果提示装置。
(2)关于中间件的选择,目前Oracle、SAP、IBM都有自己的中间件产品,此外其它一些公司和科研单位也在开发自己的中间件产品,目前各公司往往将中间件与RFID的应用系统配套销售。
(3)应用系统可选择自己开发一个RFID应用系统,然后与现有的WMS对接,除此之外也可以购买ORACLE、SAP等公司支持RFID设备的应用系统产品。数据库的选择包括SQL Server、ORACLE、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