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利用RFID技术管理原材料的实例分析

2005-11-01 15:29
DB2等,通常使用企业现有数据库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只有ORACLE公司能够提供完整的从中间件到应用系统、数据库的集成化软件解决方案。
5.3应用RFID技术后的场景描述
使用RFID技术后,外围仓库的出入库场景和生产工厂的场景分别如图3、4、5所示,图中表明了外围仓库和生产工厂的区域分布以及硬件安装情况。
5.5此案例采取的RFID解决方案
(1)入库时将EPC码与订单号关联
导入或录入系统的订单有订单号、材料编码、材料名称、供应商、生产批号等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货物EPC码与产品信息的关联。
(2)入库时货物EPC码与托盘EPC码关联
    入库扫描时,系统会将每次扫描到的一个托盘标签和若干个货物标签的EPC码进行关联,这样只要对托盘分配货位就等于为货物分配了在仓库内的货位。
(3)入库时生成提货批号
生成提货批号的原则是按照订单号和供应商批号,由于这两个编号可以确定货物生产的时间先后和入库的时间先后,因此提货批号的好处是工厂根据提货批号提货可以保证先生产的和先入库的原材料先使用。
(4)入库的货物的信息通过集成的系统接口发送到工厂的信息系统
工厂可以获得入库情况,包括出入库的订单号、货物编号、提货批号等信息,以便按照生产计划提货。
(5)出库时系统自动确定需要出库货物的货位
由于对货物的管理已经精确到每一个托盘,因此只要在系统中选择要出货的托盘,就可以在仓库相应的位置找到货物。
(6)出库时阅读器扫描,无须人工核对
拣货完成后即可出库,通过库门时通过阅读器扫描核对货物是不是应该出库的货物,在出库量大时极大提高了出库的效率。
(7)出库的货物的信息和EPC码通过集成的系统接口发往工厂
工厂提前可以按照EPC码为每一件货物分配将要送往的车间和生产线。
(8)进入工厂后通过阅读器扫描货物电子标签
工厂可以按提前分配的EPC码信息,将货物送往屏幕显示的车间和生产线,如果系统内没有货物的EPC码信息,则提示出错。此方案可以精确的管理每一件原材料,即使生产后发现有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可以判断出使用该原材料的生产线,进而判断出问题产品。
5.6采用RFID系统后对原有流程的改善
(1) 提高运作的可见性。
由于使用电子标签管理货物,因此每一件入库、出库、及到达生产工厂的货物都可以高效率的利用阅读器识别,这样就可以监控到每一件货物所处的状态。而原有的条码则不能够提供这种高效率的识别能力,因此在频繁的出入库运作中使用条形码扫描来监控每件货物是不现实的。
(2) 增加库存精确性
同样是由于使用电子标签管理货物,EPC码是每件货物的唯一标识,通过应用系统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件货物存放于哪一个托盘,仓库的哪一个具体货位,还可以知道仓库的哪些货位处于闲置状态。
(3) 更快和更佳的拣货流程
托盘和货位是一一对应的,当外围仓库的管理员接到提货通知时,可以在系统内按照提货批号自动选择要发出的货物和托盘所在的库位,然后叉车司机根据这些货位拣货。这样就不会出现仓库中经常发生的货位无货,或者实际货物所在货位有偏差的现象。
(4) 减少人为错误
由于整个过程几乎是无纸化作业,只有个别非正式单据,而且完全不需要人工核对货物的正确性,也不需要人工查找货物,因此出错的几率很低。
(5) 提高运作效率
当仓库中货物出入量较小时,使用RFID技术对运作效率的提升并不明显,但当货物进出频繁时,虽然只在入库时增加了粘贴标签和系统内信息关联的步骤,却能大大提高了出库时的运作效率。
(6) 节约人力成本
在此方案中,整个运作流程需要的人工大为减少。虽然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依然很低,但是经济的发展无可避免的会抬高人力成本,而且如果工厂尤其是仓库中的人员过多,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笔者在调研期间就曾有仓库的管理员抱怨过人员太多,工作任务分配不均等问题。
6.结束语
    作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与“消费中心”,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中国对RFID 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将对RFID技术在国际供应链的应用起到革命性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越早介入,越有助于引导世界R F I D 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能培育出一批生产RFID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本土企业。因此希望中国物流和制造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尽早进行RFID技术方面的尝试,争取能在RFID技术的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