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下一个马云

2011-02-25 17:12
上海和成都分别购买了近千亩土地,以用于仓储的建设,其中上海的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可望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

  “到那时我们将可以像亚马逊一样向其他电子商务公司出租物流服务。”刘强东盘算道。他为公司设计的盈利来源将包括四个方面:物流服务出租,平台分成(从2011年3月开始京东商城将正式向品牌厂商开放,京东商城将根据服务类型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自营,自主品牌产品(如无公害大米,公司已经在江苏宿迁承包了近2,000亩土地,并聘请了大量农民)。

  不过大部分的利润仍将主要来自对成本的挤压。在这方面刘强东总是身体力行,据说早年他驾车外出时见到别人扔掉的纸箱也会捡起来放进汽车后备箱,以便将它们用作包装。实际上在2009年下半年京东商城的息税摊销折旧前利润就已经为正,而利息和折旧摊销中大部分都与庞大的物流投资有关,随着公司销售额的增加,这部分费用对净利润的拖累将逐步下降。如果到2013年顺利实现400亿-500亿元的销售额,公司就有可能实现盈利。

  但在这之前刘强东必须带领京东商城赢得残酷的竞争。对此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从今年6月开始,随着几个主要的综合B2C公司完成产品品类的战略布局,真正的竞争将全面开始,这种混战将持续到2013年以后,那时你必须排在领先地位才有机会。”他估计。目前京东商城可见的对手主要包括:淘宝网旗下的淘宝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淘宝商城无疑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

  在马云的号召力和阿里巴巴强大资源的支持下,淘宝网在成立后不久就将eBay中国的业务远远抛在后面,最终成为在中国占比超过80%的C2C之王,但到2008年,淘宝才推出B2C服务,而推出B2C业务(淘宝商城)独立域名则是到2010年才发生的事。由于C2C业务通常都是多点对多点的交易,采用社会配送体系从成本上更加可行,再加上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对手,而淘宝独特的信用体系也为其部分降低了交易的风险,这让淘宝并不打算建立自己的仓储和物流体系。

  但这种模式的代价是,淘宝无法控制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体验,这在淘宝涉足B2C、而京东商城却大张旗鼓地推行自建仓储和渠道模式时,就变得被动起来。最终,淘宝也在2010年底宣布加入到自建仓储和物流的竞赛中来,而当当和卓越亚马逊则早在这之前就推出了类似计划。

  不过竞争者的这些行动似乎并没有让刘强东感到太大压力。他认为只要京东商城在这方面比任何一家公司都彻底,当其他公司开始采取更大的实质性行动时,京东商城的优势可能已经形成。目前在公司7,000多名员工中,约2/3隶属于物流配送体系,为了增加这部分通常最具流动性的员工的归属感,他大幅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以上海为例,每个配送员工的月平均工资达到4,000-5,000元),同时公司的快速扩张也提供了大量的基层管理职位。

  “我从来就没有将淘宝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它是我们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它为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网购用户,我们大部分的用户都是从淘宝过来的。”

  他从淘宝这个标本解剖中获得的还远不止这些,为了彻底解决之前淘宝模式无法完全解决产品控制的问题,他制定了一项政策,那就是只向那些可信赖的品牌厂商开放京东商城的平台,但物流配送体系可以向所有的商家开放。

  但苏宁这样的传统3C连锁巨头的实力也不容低估,2010年上半年苏宁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网购平台。尽管在短期之内为了避免对传统的店面产生冲击,苏宁并没有使出100%的力量,但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京东商城视为真正的对手。实际上刘强东也认识到了京东商城的不足,苏宁超过700个城市的大件家电产品的物流能力仍然让他艳羡。不过在另外一些方面京东商城则可能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比如京东商城不需要物业成本,只是在物流配送成本上要多出不少(苏宁的很多用户都会选择自提),但两相比较,苏宁的成本还是要高出2.2%-2.4%。

  而随着京东商城等公司转向综合购物平台,将为更多的垂直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机会,比如专注于服装的凡客诚品和专注于鞋类产品的乐淘网,这两家公司同样也是老虎基金的投资对象。但这样一来京东商城是否会在追求标准化和综合化的过程中使用户体验受损,仍将是一个悬念。不过在这些垂直网站中有选择地进行并购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会为京东商城带来大量相对成熟的人才。

  现在,真正让刘强东始终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如何继续同时提供价格最低的产品和体验最好的服务,再是如何驾驭这架高速飞行的喷气式飞机。

  几乎从一开始,京东商城就承受着诸如产品部件被换、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