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2011-03-01 09:22
评估阶段。

  定义问题,如何量化?有的人会说95%的服务率,95%的定单可以在一个小时出来,等等这些问题,要把它定义清楚,但是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怎么样把这些问题定义到我的设计中,得到一个约束条件,得到一个结果。

  如何进行分析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出来之后,怎么样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因为你约束的问题,往往中间互相冲突的,但是怎么样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成本花费的合理,又可以达到最大化的价值。这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

  评估阶段是对做出未来可选的方案,进行最后评估。怎样评估?这和很早以前别人写过怎么样提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常常是你提了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样回答,往往你没有前提约束条件的时候,我无法判断你是对还是错。所以我也没办法给出一个答案,

  三个阶段完成后,如果选中的方案不可行的话,还可以进行重复研讨,返回到重复前面的步骤。设施规划的一个过程,大概什么样子,包括每个步骤要做什么东西

  DC设计中的两个问题

  在我没有做DC之前,我觉得这个方法是一个标准的东西,但标准的东西往中间会存在问题,问题在哪儿?

  我们看到东西的时候,可能认为这个东西是一个完美的,但是我们觉得做了之后,发现中间存在很多漏洞。从基础资料的收集到提出分析的方法,分析方法的不一致往往造成得到的结果的不同。根据这样的结果假设出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仓库,其结果就直接影响未来的仓库的设计。

  因此我认为尽管DC是一个标准方法,但仍然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目前DC设计里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被人为来操纵。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人有意来做什么,或者是无意做什么,更多是取决于数据分析的人对物流的经验,以及个人的理念,做设计的人一旦发生了意识偏差会影响后面的操作;

  第二,规划作业之间的关联度,直接影响了各个区位之间的位置,直接对于劳动强度、效率、包括作业的难易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呢?DC是一个设计理念而往往不同的公司对DC的掌握不同,做出来的物流中心规划也不同。

  在很早以前,我曾经接触过美特斯·邦威。我们这里不管是谁曾经为他们做了DC规划,但在美特斯帮威看过之后,觉得你这个东西太简单了,一学就会了,结果自己结合这种DC设计来做了他的厂房式的仓库,每个一万二(平米),一共4万8(平米)。而我们现在面对同样的库存量的另外一家公司做规划,结果用了好的策略,只用一个一万二(平米)就达到了实际需求的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DC在前期的设计中,对以后的运作影响非常大,如果用百分数来衡量,至少有50%以上的影响,如果前期没有做好的,将直接导致后期运作的各种问题。

  我曾经接触过宝露苏州基地的仓库建设,由于他们采用的是第三方物流,而其物流中心建设则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式,DC前期规划直接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运作。这也造成了第三方物流的操作困难,对它们来说,作业的特性非常特别,他的客户不固定,货品不固定,就决定了他的物流中心做得非常灵活。

  国内其他的企业也往往走向这样两个极端,第一就是干脆不要做规划,因为未来不知道什么样子,或者装上货架,丢上插车,标准化的东西,反正每个客户都这样,因此他的DC规划非常非常简单。这样就导致他未来出现波动之后,会非常非常麻烦,客户不知道什么样子。对它们来说,把各行业的经验抽出来,得到一个通行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的策略往往是完全灵活,采用不要策略的策略。

  未来在物流的策略里面,如果发生调整之后,直接可以把库存压低,可以采取定货等等不同方式,可以直接来压低库存,但是如果现在把仓库直接满足三万托盘的话,那么未来可能有80%是空的,所以这就是合理的库存的问题。

  还有就是很多都是在一个地方检,然后出货,导致结果就是没有工人给他干活,因为太累了,没有人肯干,还有就是出货方面,仓库的作用就是支持生产和销售,那么所以出货必须要方便灵活,做到快速准确的,这样仓库才能体现价值。

  曾经有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1200平米仓库,但是在拣货的时候,就是找不到。对1200平米怎么优化呢,能优化多少,如果再做一个1200,这个仓租不会增加多少,但是你在拣货的地方没有别的方法,通过优化是不可能提高拣货的效率,或者说力度非常好,这样是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提高,比如说做条码,或者是好的信息系统,或者是让供应商管理仓库,或者是把库直接分发到门店去,等等方法,所以我觉得做这块的时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的看法,就是通过别的途径降低这块的一个难度,或者说库容等等,这是最重要的。

  一方面就是各方面的功能有效配合,没有瓶颈。上次看到那个客户之后,觉得目前来说往往出现的瓶颈都在拣货和复核,由此导致不能出货。因此,符合、出货、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